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石黛弯环镜里颦。
罗窗闲踏绕街尘。
生憎灞岸吾离恨,
飞趁雕鞍更著人。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女子在镜前凝眉的情景,她的眉毛如同山石般弯曲,透过窗户可以看到街上行人和尘土,心中对离别的怨恨在心头涌动。她更恨的是在灞岸上离去的那份情感,同时又对骑马经过的人感到无奈与羡慕。
注释:
- 石黛:指一种黑色的颜料,形容女子的眉毛如同弯曲的山石。
- 罗窗:精美的窗户,形容房间的雅致。
- 灞岸:指灞河的岸边,历史上常被作为离别的象征。
- 雕鞍:指精美的马鞍,象征骑马的人,代表自由和出行。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张尔田,清代诗人,生于清朝中期,擅长写词和诗,作品常表现出细腻的情感和对生活的思考。
创作背景:这首诗创作于清代,正值社会变革时期,诗人的情感和生活经历常常反映在其作品中,表达了对爱情和人生的思考。
诗歌鉴赏:
《杨柳枝》通过细腻的描写和独特的意象,展现了作者对离别情感的深刻理解。开头的“石黛弯环镜里颦”便是一种极具画面感的描写,仿佛可以想象出那位女子在镜前的形象,眉头微皱,神情凝重,显示了她内心的复杂情感。接着“罗窗閒踏绕街尘”一句,增添了空间的层次感,街上尘土飞扬,反映了外部世界的喧嚣与她内心的孤独形成了鲜明对比。
最后两句“生憎灞岸吾离恨,飞趁雕鞍更著人”将诗人的情感推向高潮,离别的痛苦在字里行间弥漫。灞岸作为离别的象征,赋予了这份情感更深层的文化内涵。而“飞趁雕鞍”则暗示了对自由与出行的向往,展示了诗人内心的矛盾与挣扎。这首诗以简练而生动的语言,表达了对爱情的思考与对人生的感慨,显示了诗人高超的艺术造诣。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石黛弯环镜里颦:描绘女子的眉毛如石黛般弯曲,显示她的愁苦和美丽。
- 罗窗閒踏绕街尘:窗外的街道灰尘飞扬,营造出一种闲适却又略显孤独的氛围。
- 生憎灞岸吾离恨:提到灞岸,表现了对离别的强烈厌恶与痛苦。
- 飞趁雕鞍更著人:描绘骑马的人,象征着自由与流动,与她的离愁形成对比。
-
修辞手法:
- 使用了比喻和拟人等修辞手法,如“石黛”比喻眉毛的美丽与忧愁,增强了形象感。
- 对仗工整,增强了诗歌的韵律感。
-
主题思想:全诗围绕离别与思念展开,表达了对爱情的无奈与对自由的渴望,揭示了人内心深处的情感纠葛。
意象分析:
- 石黛:象征着美丽与忧愁,反映出女子的内心状态。
- 罗窗:象征着温馨的家与外部世界的隔阂。
- 灞岸:文化符号,常与离别相关,表达了诗人对离愁的深切感受。
- 雕鞍:象征自由与流动,显示出诗人对生活的渴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石黛”指的是什么?
A. 眉毛
B. 一种花
C. 一座山
D. 水 -
“灞岸”在诗中象征什么?
A. 欢乐
B. 离别
C. 自由
D. 困惑 -
诗中提到的“雕鞍”代表了什么?
A. 生活的沉重
B. 骑马的自由
C. 美丽的装饰
D. 离愁的象征
答案: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静夜思》
- 杜甫《月夜忆舍弟》
-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诗词对比: 可以将张尔田的《杨柳枝》与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进行对比,前者更强调个人情感与孤独,后者则更注重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及其引发的离愁。两者在表达离别主题上各有千秋,却都展现了深刻的人性思考。
参考资料:
- 《清代诗词选》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唐诗三百首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