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晚舟行三首》

时间: 2025-01-04 09:30:10

病眼看花似梦中,可堪红紫半成空。

一年三月春馀几,枕上那闻昨夜风。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病眼看花似梦中,可堪红紫半成空。一年三月春馀几,枕上那闻昨夜风。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因眼疾而无力欣赏春花的惆怅,仿佛在梦中看花,眼前的红花和紫花又有多少是完整的呢?春天已经过去了一年三个月,躺在枕头上听到的,只有昨夜的风声。

注释:

  • 病眼:指诗人因眼病,看花时感到模糊,无法清晰地观察。
  • 红紫:指春天盛开的花朵。
  • 成空:比喻花朵凋零,失去光彩。
  • 一年三月春馀:指春天已经过去很久。
  • 枕上:指在床上,表示处于一种静谧的状态。
  • 昨夜风:指晚上的风声,引发对春天和花开的回忆。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李弥逊,宋代诗人,生活在南宋时期,以其清新疏朗的诗风著称,善于描绘自然景象和抒发个人情感。

创作背景:这首诗创作于春季,诗人因眼疾而无法欣赏眼前的美景,表现了对时光流逝和生命无常的感慨。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描绘春天的花景,表达了诗人因眼疾而无法欣赏春花的无奈与惆怅。开头“病眼看花似梦中”,用“梦中”这一比喻形象地传达了诗人眼前美景的模糊,既反映了其生理上的困境,也隐含了对美好事物的强烈渴望。接着“可堪红紫半成空”,则进一步强调了花朵的凋零与失落,仿佛在诉说时间的无情与生命的脆弱。最后两句则转向时间的流逝,一年三月春天已过,诗人躺在床上,沉浸在微风的回忆中,给人一种深沉的孤独感。

整首诗情感真挚,意象细腻,展现了诗人在春天的美景与自身的病痛之间的强烈对比,表现出一种伤感和无奈,令人深思。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病眼看花似梦中”:诗人因眼疾,眼前的花朵模糊不清,仿佛置身梦境。
    • “可堪红紫半成空”:面对盛开的花,诗人感到惋惜,很多花已凋零,失去光彩。
    • “一年三月春馀几”:春天已经过去很久,时间流逝,诗人感到无奈。
    • “枕上那闻昨夜风”:躺在床上,耳边回响着昨夜的风声,勾起对春天的追忆。
  • 修辞手法

    • 比喻:“似梦中”,将看花的状态比作梦境,增强了模糊感。
    • 对仗:如“红紫半成空”中“红紫”与“半成空”的对比,增强了情感的冲击力。
  •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对春花的描绘,表现了对生命无常的感慨以及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惆怅。

意象分析:

  • 病眼:象征着诗人身体的虚弱与心灵的无奈。
  • 春花:代表着生命的美好与短暂,寓意着青春与希望。
  • 昨夜风: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带有对往昔的怀念与惋惜。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病眼”表达了诗人的什么状态?

    • A. 身体健康
    • B. 眼睛模糊
    • C. 心情愉快
  2. “可堪红紫半成空”中“红紫”指的是什么?

    • A. 春天的花
    • B. 秋天的叶
    • C. 冬天的雪
  3. 诗人躺在枕上听到的是什么声音?

    • A. 鸟鸣
    • B. 昨夜的风
    • C. 雨声

答案

  1. B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春望》
  •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诗词对比

  • 李弥逊的《春晚舟行三首》与杜甫的《春望》均以春天为主题,但前者侧重个人的孤独感受,后者则更多地表现了国家的动荡与个人的忧虑。李弥逊的作品通过细腻的描写传达个人情感,而杜甫则通过壮阔的背景反映社会现实。

参考资料:

  • 《宋诗选》
  • 《古诗词鉴赏》
  • 《中国古典文学作品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