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和学士秋怀一十五首
作者: 李弥逊
漫漫长山去不分,
欲於何处望阊门。
寄声莲社还相忆,
几日归鸿下故园。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漫游于绵延的长山之中,山路遥远且不见尽头。诗人心中思念着阊门,不知该向何处眺望。寄托离愁别绪于莲社的往事,回忆往昔的情景。归来的鸿雁在几日内便会降落在故乡的园田。
注释
- 漫漫:形容路途遥远。
- 阊门:指的是一个地方的门,这里有些隐喻,可能与诗人的故乡或某个特定的地方有关。
- 莲社:可能指代与莲花有关的社团或聚会,表现出对往事的怀念。
- 归鸿:归来的大雁,象征着归乡的思念与期盼。
- 故园:故乡,心中对家园的眷恋。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李弥逊,宋代诗人,生平不详,但以其优雅的诗风和深厚的文化底蕴而受到后世的推崇。他的作品多表现出对自然和人生的思考,尤其擅长描写秋天的景色与情感。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秋天,正是思乡的时节。诗人通过对长途跋涉及对故乡的思念,表达了对过往的追忆和对未来的思考。
诗歌鉴赏
这首诗整体上通过对景的描写,抒发了诗人内心深处的孤独与思乡之情。开篇的“漫漫长山去不分”不仅描绘了长山的浩瀚与无尽,也暗示了人生旅途的漫长与艰难。此句中“去不分”体现了诗人内心的迷茫与无助,仿佛在寻找方向却又无从下手。
接下来的“欲於何处望阊门”,则通过对阊门的渴望,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阊门作为古代城市的门,象征着归属感,而诗人却因身处异地而感到无比的孤独和失落。
“寄声莲社还相忆”,这里的“莲社”不仅是对美好往事的回忆,更是对友人或旧友的怀念。通过寄托声音,诗人似乎在向过去的友人呼唤,渴望能够重温当年的情谊。
最后一句“几日归鸿下故园”,则进一步深化了思乡的情感,归鸿的意象既是对归来的渴望,也是对故园的深情眷恋。整首诗在简洁的语言中蕴含着深厚的情感,令人感同身受。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漫漫长山去不分:描绘了漫长的山路,表达了对遥远旅途的感慨。
- 欲於何处望阊门: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寻找目光所及的方向。
- 寄声莲社还相忆:回忆往昔的友谊,通过声音寄托思念。
- 几日归鸿下故园:归鸿象征着归乡的愿望,表达了对故乡的强烈思念。
修辞手法
- 比喻:使用“归鸿”比喻归乡之志,强化思乡情感。
- 拟人:通过“寄声”表现出诗人对往事的深情记忆。
- 对仗:整首诗结构工整,体现了宋代诗词的对仗美。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秋天的景色与个人情感的交融,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对过往友谊的怀念,以及对人生旅途的感慨。诗人在孤独的旅途中,始终牵挂着故园,传达出一种深沉的乡愁。
意象分析
- 长山:象征着人生的漫长旅途与艰辛。
- 阊门:代表着故乡、归属感。
- 莲社:象征着友谊与美好的回忆。
- 归鸿:象征归乡的愿望与思念之情。
- 故园:代表心灵的归宿,承载着无尽的情感。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漫漫长山”中的“漫漫”是什么意思? A. 短暂
B. 漫长
C. 陡峭
答案:B -
“阊门”指的是? A. 一扇窗
B. 一座山
C. 一扇门
答案:C -
“归鸿”在诗中象征什么? A. 离别
B. 归乡
C. 思念
答案: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 李白:描写对故乡的思念。
- 《月夜忆舍弟》 杜甫:同样表达对远方亲人的思念。
诗词对比
- 《月夜忆舍弟》与本诗都表现了对故乡的思念,但前者更侧重于亲情,而本诗则更强调友谊与个人的孤独感。两首诗在情感表达上各有千秋,展现了不同的思乡情怀。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李弥逊诗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