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曹子方运判雪中同游西湖》
时间: 2025-01-06 10:23:1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次韵曹子方运判雪中同游西湖
作者: 苏轼 〔宋代〕
词源灩灩波头展,清唱一声岩谷满。
未容雪积句先高,岂独湖开心自远。
云山已作歌眉浅,山下碧流清似眼。
樽前侑酒只新诗,何异书鱼餐蠹简。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雪中的西湖美景。水波轻轻荡漾,清脆的歌声在岩谷中回荡。雪未曾积厚,诗句已经高远,岂止是湖水在欢快地流淌。云山的轮廓已如歌般轻柔,山下的碧流清澈如眼。酒樽前举杯畅饮,吟诵新作的诗篇,难道与书鱼和餐食上的虫蛀简本有何不同?
注释
字词注释
- 灩灩:水波荡漾的样子。
- 运判:指运送、安排,曹子方是诗中的友人。
- 侑酒:为酒干杯,表示祝酒。
- 餐蠹简:书本上有虫蛀的痕迹,形容书籍受到损坏。
典故解析
此诗提及“雪中”和“西湖”,雪景与湖景形成强烈的对比,体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观的热爱与对友人的思念。西湖自古以来就是文人墨客吟咏的对象,与曹子方的友谊也常常通过西湖这个意象表达。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其诗词作品广泛,内容丰厚,风格多样,兼具豪放与细腻。苏轼在其一生中经历过多次政治风波,作品中常常流露出对人生的思考与感悟。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苏轼被贬至黄州期间,虽身处逆境,但他依然热爱生活,享受自然。与曹子方的雪中游湖,表达了他在寒冷中寻求友谊与温暖的渴望。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从开头的“灩灩波头展”便引入了西湖的美丽景色,生动地描绘了水波荡漾的画面,使人仿佛置身于其间。接着,诗人以“清唱一声岩谷满”展现了自然的和谐与美好,清脆的歌声回荡在山谷之间,形成一种宁静而又悠扬的氛围。
诗中“未容雪积句先高”一句,表达了诗人对文学创作的热情。即使在寒冷的冬天,诗人的创作热情依然高涨,显示出其不屈的精神和对生活的积极态度。接下来的“岂独湖开心自远”,则指出西湖的美不仅在于眼前,更在于心灵的远方,表达了诗人对理想和情感的追求。
“云山已作歌眉浅,山下碧流清似眼”中,诗人通过“云山”和“碧流”构建了一个典雅而生动的自然画面,展现了大自然的多样性与美丽。这种意象的运用,不仅让人感受到自然的魅力,也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思想。
最后两句“樽前侑酒只新诗,何异书鱼餐蠹简”,则将诗人对饮酒作诗的乐趣与对书籍的珍惜结合在一起,展现了其对文化的重视。整首诗意境优美,情感真挚,体现了苏轼对生活的热爱和对友谊的珍视,是一首极具艺术价值的作品。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词源灩灩波头展:描绘了水波轻轻荡漾的画面,呈现出自然的动感。
- 清唱一声岩谷满:音乐声在山谷间回荡,体现出自然的和谐。
- 未容雪积句先高:即使雪未厚,诗人创作的热情已然高涨。
- 岂独湖开心自远:湖水的欢愉不仅在于表面,内心的追求更为重要。
- 云山已作歌眉浅:山的轮廓如歌声般轻柔,展示美丽的自然景观。
- 山下碧流清似眼:水流清澈如眼,象征着明澈与真实。
- 樽前侑酒只新诗:举杯畅饮,吟咏新作,体现了创作的乐趣。
- 何异书鱼餐蠹简:将诗歌创作与书籍损坏比较,表达文化珍视。
修辞手法
- 比喻:“云山已作歌眉浅”,通过比喻手法生动展现了自然的柔美。
- 对仗:全诗对仗工整,如“樽前侑酒只新诗”,形成和谐的音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西湖雪中美景,表现了作者对自然的热爱和对文学的追求,反映了他在逆境中依然保持积极向上的态度,珍视友谊与文化。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西湖:象征着美丽与情感的寄托。
- 雪:象征着纯洁与冷静。
- 波:象征着生命的流动与变化。
- 酒:象征着友情与文化的交流。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灩灩波头展”形容的是哪个自然景象?
A. 山峰
B. 湖水
C. 雪景
D. 溪流 -
“樽前侑酒只新诗”中的“侑酒”是什么意思?
A. 喝酒
B. 祝酒
C. 借酒
D. 斟酒 -
这首诗的主题思想是什么?
A. 对自然的热爱
B. 对友谊的珍视
C. 对文化的追求
D. 以上皆是
答案
- B
- B
- D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月下独酌》:同样表现了酒与诗的关系。
- 杜甫《春望》:反映了对国家和社会的思考。
诗词对比
- 苏轼与李白的作品都展现了自然之美,但苏轼更注重人文情感,而李白则更倾向于个人的豪情与壮志。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苏轼诗词选》
- 《宋代文学史》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以上内容对苏轼的《次韵曹子方运判雪中同游西湖》进行全面解析与鉴赏,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这首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