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鬼质内持衡,胡雏外握兵。一朝临白刃,乞米老儒生。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的意思是:内心有鬼魅的特质却在暗中掌控着权衡,外表看似年轻的胡人却手握武器。在某一天,面对白刃相逼,年老的儒生却只能乞求米饭来维持生计。
注释:
- 鬼质:指内心阴险、狡诈的性格。
- 衡:指权衡、衡量,象征着内心的计谋和权力。
- 胡雏:指年轻的胡人,可能隐喻外族或外来势力。
- 白刃:形容刀剑,象征着战争或冲突。
- 乞米:乞求粮食,表现出极大的贫困与无奈。
- 老儒生:年老的儒生,代表传统知识分子。
典故解析:
“乞米”作为乞求生活的象征,反映了儒生在动荡时代的无奈与困境。古代士人常以“米”作为生存的基本需求,表明其生活的拮据。诗中提到的“白刃”也常用来象征战乱与暴力,反映出时代的动荡不安。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刘克庄,字梦阮,号白云山人,宋代著名的诗人和文学家。他的诗风以豪放、直率而著称,并在诗歌中体现出对时局的关注和对社会的深刻思考。
创作背景:该诗创作于宋代,正值社会动荡,士人地位和生活遭受挑战。诗人通过描写自身以及同代人的困境,表达了对历史变迁和社会现象的关切。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简练的笔触描绘了一个充满矛盾的时代。开篇的“鬼质内持衡”揭示了人性的复杂与阴暗,暗示在权力游戏中,许多人为了生存和利益而不得不隐藏真实的自我。接着“胡雏外握兵”的描写又让人联想到外族势力的侵扰,诗人巧妙地将内外矛盾结合,突显出在极端环境下人们的无奈。
“一朝临白刃”则是对冲突的直接描绘,仿佛让读者置身于紧张的战斗场面,感受到生死存亡的压迫。而最后的“乞米老儒生”则是对传统文化的深切关怀,表现出在动荡中,曾经的士人失去了尊严和生活的保障,令人感到悲哀与遗憾。
整首诗在意象的运用上,反映了历史的沉重与人性的脆弱,展现了刘克庄对社会问题的深刻思考和批判,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和历史意义。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鬼质内持衡”:内心的阴险狡诈,暗中掌控着权力。
- “胡雏外握兵”:外表年轻的胡人手握武器,暗示外部威胁。
- “一朝临白刃”:在某一天,刀剑相逼,暗示冲突的突然性和迫切性。
- “乞米老儒生”:年老的儒生无奈地乞求生存,表现出士人的悲惨境遇。
-
修辞手法:
- 对仗:诗句结构工整,前后呼应,增强了诗的节奏感。
- 比喻:用“白刃”比喻战争、冲突,深化了诗的主题。
- 象征:通过“乞米”象征着士人的困境与无奈。
-
主题思想:整首诗反映了历史变迁中的人性复杂与社会矛盾,表达了对传统知识分子困境的同情与对社会现状的批判。
意象分析:
- 鬼质:象征阴险、狡诈的人性,反映出权力斗争的残酷。
- 胡雏:外族的象征,暗示外部力量对传统的冲击。
- 白刃:象征战争的严酷与生命的脆弱。
- 乞米:生活的基本需求,表现出文化人失去尊严的现实。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鬼质”在诗中指代什么? A. 纯真 B. 阴险 C. 智慧 D. 力量
-
“乞米老儒生”体现了怎样的社会现象? A. 繁荣 B. 无奈 C. 和谐 D. 安逸
-
诗中“白刃”象征什么? A. 知识 B. 战争 C. 财富 D. 荣誉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春望》
- 李白的《夜泊牛津》
诗词对比:
- 对比刘克庄与杜甫的作品,刘克庄的诗更集中在个人的困境与感受,而杜甫则常常关注国家与民生,反映出不同时代士人的不同视角与情感表现。
参考资料:
- 《宋诗选》
- 《古诗文赏析》
- 《中国古代文学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