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乡子 其五 闺情》

时间: 2025-01-08 20:12:00

归棹隐孤舟。

水带离声入梦流。

锦字织成添别恨,悠悠。

笑摘青梅叫阿侯。

红烛乍迎秋。

风物凄凄宿雨收。

山色正来衔小苑,高楼。

莫向银台半夜游。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归棹隐孤舟。水带离声入梦流。锦字织成添别恨,悠悠。笑摘青梅叫阿侯。红烛乍迎秋。风物凄凄宿雨收。山色正来衔小苑,高楼。莫向银台半夜游。

白话文翻译:

归来的小船悄然停靠在孤舟旁,水波带着离别的声音,流入了我的梦中。用锦绣的字句编织成的离别之恨,悠悠难忘。笑着摘下青梅,呼唤着阿侯。红烛刚刚迎来秋天,风景凄凉,雨水刚刚收敛。山色正好映衬着小园中的高楼,切莫在银台上半夜游玩。

注释:

  • 归棹:归来的船桨,表示归来。
  • 隐孤舟:隐藏的孤舟,象征孤独。
  • 水带离声:水波带来的离别之声,表现对分别的感伤。
  • 锦字:用华丽的字句,指情感的表达。
  • 阿侯:昵称,可能指爱人或朋友。
  • 红烛:象征温暖和柔情,迎接秋天。
  • 风物凄凄:自然景物凄凉,增强了离愁别绪。
  • 银台:象征夜晚游玩的地方,暗示风险和不安。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董元恺,清代诗人,生活在一个充满变革和动荡的时代,作品多反映个人情感与社会风貌。他的诗歌风格细腻,常运用自然景物来表达内心情感。

创作背景:

本诗写于清代,正值社会变革时期,作者通过描绘自然景物与情感纠葛,表达了对离别的思念和忧伤。

诗歌鉴赏:

《南乡子 其五 闺情》是一首充满情感的词作,展现了作者对离别的深切感受。开头“归棹隐孤舟”,以孤舟作为意象,表达出一种孤独的状态,而“水带离声入梦流”则通过水的流动声,渲染出离别的情绪,声音的流淌仿佛让人无法逃避梦中的忧愁。

接下来的“锦字织成添别恨”,用华丽的语言来抒发内心的别恨,展现了语言的艺术魅力与情感的深邃。“笑摘青梅叫阿侯”,在离愁中又带有一丝轻松,表明对过去美好时光的向往和珍惜。

中间的“红烛乍迎秋”,用红烛的光芒映衬出秋天的到来,象征着时间的流逝与季节的更替,令人感到一丝凄凉。而“风物凄凄宿雨收”则描绘出一种自然的凄凉,恰好与内心的情感形成呼应,增强了诗歌的情感表现力。

最后的“莫向银台半夜游”,则是一种警示,暗示夜晚的游玩可能会带来不安与迷惘,突显了内心的无奈与对安宁的渴望。

整首词作通过细腻的描绘、丰富的意象和深刻的情感,展现了离愁别绪的复杂性,给人以深刻的思考与感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归棹隐孤舟:归来的船划过,隐约可见孤独的小舟,开头即设定了孤独的基调。
  2. 水带离声入梦流:水波带来的离别声,流入梦中,暗示梦境中难以摆脱的思念。
  3. 锦字织成添别恨:华丽的文字编织成离别的恨,强调了情感的细腻与复杂。
  4. 悠悠:表达了那份情感的绵长与不绝。
  5. 笑摘青梅叫阿侯:在离愁中展现一丝轻快,表达对美好回忆的珍惜。
  6. 红烛乍迎秋:红烛的光辉照亮秋天,象征着温暖与思念。
  7. 风物凄凄宿雨收:自然环境的凄凉与内心的忧伤相呼应。
  8. 山色正来衔小苑,高楼:山色与小园相映,展现出和谐美好的一面。
  9. 莫向银台半夜游:提醒夜晚的游玩可能带来的不安,暗示内心的不安与思索。

修辞手法:

  • 比喻:如“水带离声”比喻离别的声音,增强情感的表达。
  • 拟人:如“红烛乍迎秋”,赋予物象以人的情感,增强了画面感。
  • 对仗:如“归棹隐孤舟,水带离声入梦流”,增强了词句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诗歌的中心思想在于表达离愁别绪,展现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与对未来的无奈。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深刻地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思索。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孤舟:象征孤独与思念。
  • 青梅:代表纯真与美好回忆。
  • 红烛:象征温暖与希望。
  • 山色:自然的美好,反映内心的宁静。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水带离声”意指什么? a) 水声如梦
    b) 离别的声音
    c) 流动的水流

  2. “莫向银台半夜游”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a) 对夜晚游玩的向往
    b) 对夜晚的不安
    c) 对夜晚的厌恶

  3. 诗中“笑摘青梅”体现了哪种情感? a) 悲伤
    b) 幸福的回忆
    c) 忧愁

答案:

  1. b) 离别的声音
  2. b) 对夜晚的不安
  3. b) 幸福的回忆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陆游的《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同样表达离愁与思念。
  • 李清照的《如梦令》:刻画情感细腻,主题相似。

诗词对比:

  • 比较董元恺和李清照的作品,两者都描绘了孤独与离愁,但前者更注重自然景象的描写,后者则更加专注于个人情感的细腻表达。

参考资料:

  • 《清代诗词鉴赏》
  • 《古典文学作品解析》
  • 《中华古典诗词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