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江岸留别乐天(一作白居易诗)》
时间: 2025-01-17 09:49:41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银泥裙映锦障泥,画舸停桡马簇蹄。
清管曲终鹦鹉语,红旗影动薄寒嘶。
渐消酒色朱颜浅,欲话离情翠黛低。
莫忘使君吟咏处,女坟湖北武丘西。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美丽的送别场景。诗中提到,银色的泥裙在锦帷的映衬下显得更加美丽,画舸停靠在岸边,马的蹄声在周围环绕。乐声结束后,鹦鹉在唱着,红旗在微风中摇曳,似乎传来阵阵低沉的马嘶声。酒意渐渐消散,脸上的红晕也开始淡去,想要诉说离别的情感,却因愁苦而低下了眉头。最后,诗人提醒大家不要忘记那位吟咏的使君,他的身影在女坟湖北的武丘西。
注释:
- 银泥:形容裙子光亮如银,指美丽的女子。
- 锦障:华丽的帷帐或装饰。
- 画舸:装饰华丽的船只。
- 清管:指乐器,通常是管乐。
- 鹦鹉语:鹦鹉的叫声,形容乐声的结束。
- 红旗:可能指宴会或送行时的标志。
- 薄寒:轻微的寒意。
- 朱颜:红润的面容。
- 翠黛:指眉毛,通常为青色,暗示愁苦的低头。
- 使君:指友人或官员。
- 女坟:古代著名的地方名,可能是指送别的地点。
- 武丘:地名,进一步指明地点。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张籍,字子容,唐代诗人,生活于盛唐时期。他的诗风常以清新自然、情感真挚著称,关注社会与人性。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送别的场合,表达了诗人与友人离别时的复杂情感,既有对美好时光的留恋,也有对未来离愁的感慨。
诗歌鉴赏:
《苏州江岸留别乐天》是一首典型的唐代送别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离别时的情感波动。诗的开头以“银泥裙映锦障泥”引入,生动描绘了送别时的美丽场景,营造出一种华丽而又略显忧伤的氛围。接着,诗人通过“画舸停桡马簇蹄”表现出送别时的热闹与繁华,仿佛将读者带入了一幅生动的画卷中。
随着乐声的结束,诗中的情感转向了离别的惆怅。“清管曲终鹦鹉语”暗示着宴会的结束,而“红旗影动薄寒嘶”则让人感受到一丝凉意,象征着离别带来的伤感与孤独。在“渐消酒色朱颜浅”中,诗人用酒意的消退表现出离别时的清醒与无奈,暗示着欢愉的时光已成过去。
最后一句“莫忘使君吟咏处”是对友人的期许与祝福,同时也呼唤着对共同回忆的珍视。整首诗在描写中融合了对场景的细腻描绘与情感的深刻表达,展示了张籍作为诗人的深厚功力。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银泥裙映锦障泥:描绘女子裙子的光亮,衬托出场景的华丽。
- 画舸停桡马簇蹄:船只停靠,马蹄声环绕,表现出送别的热闹。
- 清管曲终鹦鹉语:乐声结束,鹦鹉在叫,暗示离别的氛围。
- 红旗影动薄寒嘶:红旗在寒风中摇动,马嘶声隐约,渲染出离别的惆怅。
- 渐消酒色朱颜浅:酒意消退,脸色渐淡,表现出离别的清醒。
- 欲话离情翠黛低:想要诉说离情,却因愁苦而低下了眉头。
- 莫忘使君吟咏处:希望不要忘记友人吟咏的地方,强调记忆的重要性。
- 女坟湖北武丘西:具体地点的指向,寓意着美好回忆的留存。
修辞手法:
- 比喻:如“银泥裙”比喻女子的美丽。
- 对仗:如“清管曲终鹦鹉语”与“红旗影动薄寒嘶”形成对照。
- 拟人:如鹦鹉的叫声被赋予了乐声的特性。
主题思想:
整首诗以送别为主题,表现了离愁别绪和对美好回忆的珍惜,反映了人们在离别时的复杂情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银泥裙:象征美丽与青春。
- 画舸:代表繁华与热闹的场景。
- 鹦鹉:象征欢愉与乐声。
- 红旗:象征送别的氛围。
- 酒色:象征欢愉与醉意。
- 翠黛:象征愁苦与思念。
- 武丘:具体的地点,象征记忆的存留。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选择题:诗中提到的“银泥裙”主要描绘了什么? A. 美丽的女子
B. 船只
C. 酒 -
填空题:诗中提到的“红旗”在微风中摇曳,象征着__。
-
判断题:诗中描述的场景是欢快的宴会氛围。 (对/错)
答案:
- A
- 送别的氛围
- 错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送友人》
- 王之涣的《登鹳雀楼》
诗词对比:
与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相比,两首诗都描绘了离别的情感,但张籍的诗更侧重于具体的场景描写,而白居易则更多地表达了对生命无常的哲思。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古诗鉴赏辞典》
- 《唐诗品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