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守居园池杂题·披锦亭 文同 〔宋代〕
繁红层若云,密绿叠如浪。 青帝不寻春,满园开步障。
白话文翻译:
繁花层层如同云彩,浓密的绿叶叠叠如同波浪。 春天的主宰青帝不寻找春天,整个园子就像展开的步障一样盛开着花朵。
注释:
- 繁红:指繁多的红花。
- 层若云:形容花多且层层叠叠,如同云彩一般。
- 密绿:指浓密的绿叶。
- 叠如浪:形容绿叶层层叠叠,如同波浪一般。
- 青帝:古代神话中的春神,掌管春天。
- 不寻春:这里指春天已经到来,无需寻找。
- 步障:古代贵族出行时用来遮挡风尘的布幕,这里比喻园中花朵盛开,如同展开的步障。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文同(1018-1079),字与可,号笑笑先生,北宋著名文学家、书画家。他的诗文清新自然,书画亦有很高的成就。文同的诗歌多描绘自然景物,表达了对自然美的热爱和向往。
创作背景: 这首诗描绘了守居园池中披锦亭周围的景色,通过繁花和绿叶的描绘,展现了春天的生机盎然。诗中“青帝不寻春”一句,暗示了春天的自然到来,无需刻意寻找,体现了诗人对自然规律的深刻理解和欣赏。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生动的意象和简洁的语言,描绘了春天园池中的美景。首句“繁红层若云,密绿叠如浪”通过对比繁花和绿叶的层层叠叠,形象地展现了春天的丰富多彩。后两句“青帝不寻春,满园开步障”则巧妙地运用了拟人手法,将春天的到来比喻为青帝的自然行为,而园中的花朵盛开则如同展开的步障,美丽而壮观。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表达了对春天自然美的热爱和赞美。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繁红层若云”:通过“繁红”和“层若云”的描绘,形象地展现了花朵的繁多和层层叠叠的景象,如同云彩一般美丽。
- “密绿叠如浪”:用“密绿”和“叠如浪”来形容绿叶的浓密和层层叠叠,如同波浪一般起伏。
- “青帝不寻春”:这里的“青帝”指的是春神,暗示春天的自然到来,无需刻意寻找。
- “满园开步障”:将园中花朵盛开的景象比喻为展开的步障,形象地描绘了春天的美丽和壮观。
修辞手法:
- 比喻:诗中“层若云”和“叠如浪”都是比喻手法,分别将繁花和绿叶的景象比喻为云彩和波浪,增强了形象感。
- 拟人:“青帝不寻春”运用了拟人手法,将春天的到来比喻为春神的行为,增加了诗的生动性。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是赞美春天的自然美和生机盎然。通过繁花和绿叶的描绘,以及对春天自然到来的描述,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美景的热爱和欣赏。
意象分析:
- 繁红:象征着春天的繁花,代表着生机和美丽。
- 密绿:象征着春天的绿叶,代表着生命和活力。
- 青帝:象征着春天的主宰,代表着自然规律和季节的更替。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繁红层若云”形容的是什么? A. 云彩 B. 花朵 C. 绿叶 D. 波浪
-
“青帝不寻春”中的“青帝”指的是什么? A. 春神 B. 夏神 C. 秋神 D. 冬神
-
诗中“满园开步障”比喻的是什么? A. 花朵盛开 B. 绿叶茂盛 C. 云彩 D. 波浪
答案:1. B 2. A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苏轼《春夜宴桃李园序》:描绘春天夜晚的宴会场景,与文同的这首诗有相似的春天气息。
- 杜甫《春望》:通过春天的景象表达对时局的感慨,与文同的这首诗在主题上有所呼应。
诗词对比:
- 文同的《守居园池杂题·披锦亭》与苏轼的《春夜宴桃李园序》都描绘了春天的美景,但文同的诗更注重自然景象的描绘,而苏轼的诗则融入了人文活动的元素。
参考资料:
- 《宋诗选注》:收录了文同的诗歌,并提供了详细的注释和赏析。
- 《中国古代文学史》:详细介绍了文同的生平和创作背景,有助于深入理解其诗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