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雪屋透窗明,风帘撮夜声。
披衣拥炉坐,忘却在都城。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雪夜的场景:雪花在屋外纷纷扬扬,透过窗户洒下明亮的光辉,窗帘随风摇曳,带来夜晚的细微声响。我披上衣服,围坐在温暖的炉边,完全忘记了身处繁华的都城。
注释:
- 雪屋:指的是被雪覆盖的房屋,给人一种宁静而清新的感觉。
- 透窗明:窗户透出明亮的光线,表现出屋内的温暖与宁静。
- 风帘:窗帘随风摇动,营造出一种轻柔的氛围。
- 撮夜声:夜晚的细微声响,可能是风声或雪落声,表现出一种静谧的夜晚。
- 披衣拥炉:披上衣服,围坐在火炉旁,意味着享受温暖与舒适。
- 忘却在都城:忘却身处繁华的城市,表现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典故解析:
这首诗没有明显的历史典故,但通过对雪夜的描绘,反映了诗人对自然和宁静生活的向往,可能与他在城市生活的经历有关。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陆游(1125-1210年),字务观,号放翁,南宋著名的诗人、词人和散文家。他一生致力于爱国事业,作品多描写家国情怀和个人遭遇。陆游的诗风格多样,既有豪放之作,也有清新婉约之篇。
创作背景:
《雪夜》作于陆游晚年,他曾经历过许多政治风波和个人磨难,常常感叹于生活的苦涩。此诗写于一个宁静的雪夜,表达了他对安静生活的渴望和对繁华城市的疲惫。
诗歌鉴赏:
《雪夜》以简练的语言和生动的意象描绘了一个寒冷的夜晚,诗中通过四个短句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满足。开头两句“雪屋透窗明,风帘撮夜声”描绘了窗外雪景与夜晚声音的交织,形成一种静谧而美好的氛围。接下来的“披衣拥炉坐,忘却在都城”则展现了诗人在温暖的炉边安坐的惬意,表达了对繁忙喧嚣生活的逃避和对简单幸福的追求。整首诗通过对比,渲染出一种对自然与内心平和的向往,令人感受到一种淡淡的忧愁和深深的思考。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第一句:“雪屋透窗明”,描绘了雪夜中窗外的景象,给人一种明亮、温暖的感觉。
- 第二句:“风帘撮夜声”,通过“撮”字展示了夜晚的细微声响,增强了诗的动感。
- 第三句:“披衣拥炉坐”,表现了诗人的生活状态,强调温暖与舒适。
- 第四句:“忘却在都城”,表现了诗人对繁华都市的厌倦,向往宁静的心情。
-
修辞手法:
- 对仗:诗中前后两句形成对仗,增强了节奏感。
- 意象:雪、窗、风、炉等意象交织,营造出宁静的氛围。
-
主题思想:
- 诗歌的中心思想是对宁静生活的向往,表现出诗人对城市喧嚣的厌倦,以及对自然的热爱。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雪:象征纯洁与宁静,营造出一种清新的氛围。
- 窗:代表内外世界的分隔,窗外的雪和窗内的温暖形成鲜明对比。
- 炉:象征温暖与安全,表达诗人对舒适生活的珍视。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雪屋透窗明”描绘了什么样的意境? A. 冷清的夜晚
B. 温暖的室内
C. 繁华的城市 -
“忘却在都城”表达了诗人对什么的态度? A. 对城市生活的向往
B. 对城市生活的厌倦
C. 对城市生活的无所谓
答案: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月夜忆舍弟》,同样表现出对宁静生活和家庭团聚的思念。
诗词对比:
- 李白的《静夜思》与陆游的《雪夜》都描绘了夜晚的宁静,但前者更多表现思乡情怀,而后者则表达了对生活状态的反思与向往。
参考资料:
- 《陆游诗词全集》
- 《中国古代诗词精华》
- 《陆游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