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日次前辈新年韵五首 其一》

时间: 2024-09-19 21:15:30

孤生虽永弃,要亦是黎元。

渺渺烟中路,冥冥海上村。

小滩看鹭立,平野送鸦翻。

即欲掩关卧,南山犹未昏。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孤生虽永弃,要亦是黎元。
渺渺烟中路,冥冥海上村。
小滩看鹭立,平野送鸦翻。
即欲掩关卧,南山犹未昏。

白话文翻译:

虽然我孤身一人被抛弃,但我仍然是百姓中的一员。
在渺茫的烟雾中,路途显得模糊不清;在昏暗的海面上,村庄隐约可见。
小滩上我看到白鹭静立,广阔的平野上乌鸦飞舞。
我想要关上门,躺下休息,但南山的天色仍未暗淡。

注释:

  • 孤生:孤独的生活,指一个人生活在世上。
  • 黎元:指百姓,普通人。
  • 渺渺:形容烟雾弥漫,视线模糊。
  • 冥冥:形容昏暗的样子。
  • 小滩:小的滩涂,水边的地方。
  • 掩关卧:关上门,休息。

典故解析:

“黎元”源于古文中对百姓的称呼,强调作者对社会底层的关心。“南山”常被用来象征隐逸的生活,指向一种归隐田园的理想。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陆游(1125年-1210年),字务观,号放翁,南宋著名诗人。他一生经历了国破家亡的痛苦,作品多表达了对国家的忧虑和对个人遭遇的感慨,语言朴实而情感深刻。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陆游晚年,反映了他在孤独的境遇中对人生的思考以及对普通百姓的同情。正值秋日,诗中充满了自然景色与个人情感的交融。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描绘秋日的自然景象,表达了作者对孤独与社会的深刻思考。开头两句,虽然孤独,却依旧自认是“黎元”,表明对百姓的认同和责任感。接下来的描写充满了秋日的萧瑟,烟雾弥漫的路途和昏暗的村庄,传达出一种迷茫与无助的情绪。小滩上的白鹭与飞翔的乌鸦形成鲜明对比,前者象征宁静与孤独,后者则代表了自由与无拘无束。最后一句“南山犹未昏”则展示了希望与坚持,尽管身处困境,作者依然保持对生活的追求与向往。整体上,诗中蕴含着对人生的哲学思考,以及对自然的深切观察,体现了陆游对生命的理解与感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孤生虽永弃:虽然我孤身一人被抛弃。
  2. 要亦是黎元:但我仍然是百姓中的一员。
  3. 渺渺烟中路:在渺茫的烟雾中,路途显得模糊不清。
  4. 冥冥海上村:在昏暗的海面上,村庄隐约可见。
  5. 小滩看鹭立:小滩上我看到白鹭静立。
  6. 平野送鸦翻:广阔的平野上乌鸦飞舞。
  7. 即欲掩关卧:我想要关上门,躺下休息。
  8. 南山犹未昏:但南山的天色仍未暗淡。

修辞手法:

  • 对比:白鹭与乌鸦的对比,表现出孤独与自由的两种状态。
  • 意象:烟、海、鹭、鸦等意象,富有层次,构建出诗的情感氛围。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作者对孤独与社会的思考,以及对普通百姓的关怀,体现了在困境中仍然保持希望与坚持的情感基调。

意象分析:

  • :象征模糊与不确定。
  • :代表着广阔与未知。
  • :象征孤独与宁静。
  • 乌鸦:代表自由与生命的活力。
  • 南山:隐喻理想的归处与精神的寄托。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孤生”指的是什么?

    • A. 孤单的人
    • B. 百姓
    • C. 朋友
    • D. 亲人
  2. “渺渺烟中路”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 A. 迷茫
    • B. 高兴
    • C. 恐惧
    • D. 安宁
  3. 诗的最后一句“南山犹未昏”传达了什么情感?

    • A. 绝望
    • B. 坚持与希望
    • C. 无聊
    • D. 兴奋

答案

  1. A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春望》
  • 王维《鹿柴》
  •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诗词对比:

  • 陆游《秋日次前辈新年韵五首》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两首诗都表达了对人生的思考与对自然的热爱,但陆游的诗更注重孤独与社会的联系,而白居易则更强调离别与思乡之情。

参考资料:

  • 《宋诗选》:收录陆游及其同时代诗人的作品。
  • 《陆游传》:详细介绍陆游的生平与创作背景的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