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缕曲 其七 再叠前韵赠莲溪》
时间: 2025-01-02 12:47:47意思解释
金缕曲 其七 再叠前韵赠莲溪
作者: 樊增祥 〔清代〕
原文展示:
小舫携箫局。计水程湘帆拢岸,楚亭瓜熟。一水丹江通碧汉,樯燕溪花扑簌。漫回首春明角逐。羼入湘灵瑶瑟怨,怕洞庭吹裂龙君竹。聊一唱,采蘋曲。西巡犹是苍生福。莫思量芜蒌夜雨,断薪残粥。间道麻鞋西度陇,画出杜陵小幅。恐未惯南中炎溽。行部桃花迎马首,访秦人一饮溪光绿。陶令记,试重读。
白话文翻译:
小船轻轻地摇荡着,携带着箫声在水边。水面上,湘船靠岸,楚地的瓜果已成熟。丹江的水流通向碧蓝的天际,樯燕在溪边花丛中扑簌而舞。随意回首,春天的比赛已然结束。湘灵的瑶瑟发出怨声,怕是洞庭湖的风将龙君竹吹裂。随便唱一曲《采蘋》,西巡依然是百姓的福祉。不要思念那芜蒌夜雨,只有断断续续的薪水和残粥。途经陇山,穿着麻鞋,画出杜陵的小景。恐怕还不习惯南方的炎热湿气。行走在桃花盛开的路上,迎接马头,拜访秦人,饮那溪水的清绿。陶渊明的诗句,试着再读一遍。
注释:
- 小舫:指小船。
- 湘帆:湘江上的船。
- 楚亭:指楚地的亭子。
- 丹江:指丹江水,形容水色清澈。
- 樯燕:船上的燕子,形象生动。
- 采蘋曲:古代歌谣,表达对自然的热爱。
- 芜蒌:一种植物,形容夜雨时的景象。
- 麻鞋:用麻制成的鞋,形象朴素。
典故解析:
- 陶令:指陶渊明,他的诗歌常以田园生活为题材,表达对自然和田园生活的向往。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樊增祥,清代诗人,擅长词曲,作品常表现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感悟。
创作背景: 此词作于清代,表达诗人对自然风光的眷恋与对生活的思考,可能是在一次出游或游历时所作。
诗歌鉴赏:
这首《金缕曲 其七》通过优美的意象描绘了自然风光与人文情怀的交融。诗中,小船、湘帆、楚亭等意象展现了江南水乡的秀丽景色,而“樯燕溪花扑簌”的描写则生动地展现了春天的生机与活力。诗人在漫回首的瞬间,感受到春明角逐的结束,似乎在感慨时间的流逝与人生的变化。
诗中提到“湘灵瑶瑟怨”,这不仅表达了对自然的感慨,也暗喻了人生的无奈与遗憾。随着诗句的推进,诗人对生活的思考也逐渐深入,提到“西巡犹是苍生福”,反映出对社会的关怀与对民生的关注。同时,“莫思量芜蒌夜雨,断薪残粥”的句子则透露出诗人对生活困境的无奈与接受。
整首词以清新的自然景色为背景,结合对人生的思索,展现了一种淡泊明志的生活态度,既有现实的关怀,又有对理想的追求,表达了诗人深厚的文化底蕴与情感深度。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小舫携箫局:小船上携带着箫,表现出闲适的氛围。
- 计水程湘帆拢岸,楚亭瓜熟:描绘水面上湘船靠岸的情景,楚地的瓜果也成熟了,体现了自然的丰收。
- 一水丹江通碧汉:描绘丹江的水流向远方的蓝天,显示自然的辽阔。
- 樯燕溪花扑簌:燕子在溪边的花丛中飞舞,展现春天的生机。
- 漫回首春明角逐:不经意间回头,春天的繁华已成往事。
- 羼入湘灵瑶瑟怨:湘灵的瑶瑟中夹杂了怨恨,暗示对生活的不满。
- 怕洞庭吹裂龙君竹:怕洞庭的风会将龙君竹吹断,表现对自然的敬畏。
- 聊一唱,采蘋曲:随意唱一曲《采蘋》,回归自然的宁静。
- 西巡犹是苍生福:西巡依然是百姓的福祉,表现了对民生的关注。
- 莫思量芜蒌夜雨,断薪残粥:不要去想那失落的夜雨,生活的困顿。
- 间道麻鞋西度陇:穿着麻鞋走过陇山,展现了诗人的朴素。
- 画出杜陵小幅:描绘杜陵的小景,表达对田园生活的向往。
- 恐未惯南中炎溽:担心还不习惯南方的湿热天气,表现了对环境的适应。
- 行部桃花迎马首:行走在桃花盛开的路上,迎接马头,展现春天的美好。
- 访秦人一饮溪光绿:拜访秦人,饮那溪水的清绿,表现对自然的热爱。
- 陶令记,试重读:提到陶渊明的诗句,再次重读,表现对古人情怀的追寻。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自然景象与人情感相结合,增强情感的表达。
- 拟人:将自然赋予人情,增加亲切感。
- 对仗:整首词运用对仗工整,增强了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对生活的思考,以及对人间苍生的关怀,通过优美的意象展现出一种淡泊明志的生活态度。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小舫:象征自由与闲适。
- 湘帆:代表南方的水乡生活。
- 樯燕:象征春天的生机。
- 桃花:象征美好、希望与新生。
- 杜陵:代表田园的宁静与美好。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选择题:诗中提到的“湘灵”指的是什么?
- A. 一种乐器
- B. 一个地方
- C. 一个神话人物
-
填空题:诗中提到“莫思量芜蒌夜雨,_____残粥”。
-
判断题:诗人表达了对南方湿热的习惯和适应。(对/错)
答案:
- C
- 断薪
- 对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庐山谣》
- 杜甫的《春望》
- 陶渊明的《桃花源记》
诗词对比:
- 樊增祥与陶渊明的作品均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前者更强调现实的关怀,后者则更加理想化。
参考资料:
- 《清代诗词选》
- 《古诗词鉴赏》
- 《陶渊明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