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剪梅》

时间: 2025-01-19 18:01:13

历劫重来梦里天。

名是苏仙。

姓是飞仙。

凄迷鸾影写华笺。

愁亦无边。

恨亦无边。

廿七年中几变迁。

风也堪怜。

月也堪怜。

当时游迹渺如烟。

山更凄然。

人更凄然。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一剪梅
作者: 高燮 〔清代〕

历劫重来梦里天。
名是苏仙。
姓是飞仙。
凄迷鸾影写华笺。
愁亦无边。
恨亦无边。
廿七年中几变迁。
风也堪怜。
月也堪怜。
当时游迹渺如烟。
山更凄然。
人更凄然。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过去的怀念与对失去的痛苦。在梦中重回那片天,名为苏仙,姓为飞仙,似乎是对某种理想境界的追求。鸾鸟的影子在华美的纸笺上凄迷地书写,愁苦和恨意无边无际。在这27年中,经历了多少变迁。风和月都令人怜惜,当初的游踪如烟般渺茫,山更显得凄凉,人更显得孤寂。


注释:

字词注释:

  • 历劫重来:经历劫难后再次回到。
  • 苏仙:传说中的神仙,象征理想和美好。
  • 飞仙:形容仙人的轻盈与超凡。
  • 鸾影:指鸾鸟的影子,象征美好的事物。
  • 华笺:华丽的纸张,常用于书信或诗词。
  • 廿七年:二十七年,指时间的漫长与沧桑。

典故解析:

  • 苏仙、飞仙:古代传说中的神仙,象征着超然的境界与美好的理想。
  • 鸾鸟:在古代文化中常常与美好、爱情相关联,具有象征意义。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高燮,清代诗人,生平事迹较少,作品多表达情感与人生哲理,风格多变,常用古典意象表达个人情感。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清代,反映了诗人对过往岁月的回忆与感伤,反映了社会变迁带来的无奈与孤独。


诗歌鉴赏:

《一剪梅》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展现了作者在经历岁月变迁后的复杂心境。诗中充满对过往的怀念与对失去的惋惜,充满了浓厚的个人情感。开篇以“历劫重来梦里天”引入,暗示经历了许多磨难,仍希望重返梦中的美好时光。接下来的“名是苏仙,姓是飞仙”则表现了一种理想化的追求,象征着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全诗的意象构建在风、月、山等自然元素上,表现出一种超越现实的孤独感。尤其在“风也堪怜,月也堪怜”一句中,风与月似乎成为了与作者情感共鸣的对象,增强了诗歌的情感深度。结尾“山更凄然,人更凄然”则是对孤独感的升华,反映了人在历史长河中的渺小与无奈。

整首诗在情感的表达上层次丰富,既有对过往的追忆,也有对现实的无奈,展示了诗人深邃的思考与细腻的情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历劫重来梦里天:诗人经历了诸多磨难后,渴望在梦中重温美好的天际。
  2. 名是苏仙,姓是飞仙:通过名字的象征化,表现对理想境界的追求。
  3. 凄迷鸾影写华笺:鸾鸟的影子在华美纸张上凄迷,象征着美好的事物已成往事。
  4. 愁亦无边,恨亦无边:表达了愁苦与恨意的无尽,情感深重。
  5. 廿七年中几变迁:对过往27年的感慨,反映出岁月的变迁与无常。
  6. 风也堪怜,月也堪怜:自然界的风与月也引发了诗人的怜惜,情感共鸣。
  7. 当时游迹渺如烟:过去的游踪如烟般渺茫,强调时间的流逝。
  8. 山更凄然,人更凄然:结尾强调自然与人的孤寂,深化了主题。

修辞手法:

  • 比喻:将经历比喻为“劫”,突出磨难的深重。
  • 拟人:将风、月赋予感情,使自然景物更具情感。
  • 对仗:如“愁亦无边,恨亦无边”,增强了语言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往昔的追忆与对现实的反思,传达了对时间流逝的无奈以及对理想与美好的渴望,展现了人生的孤独与失落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象征渴望与理想的追求。
  • :象征流动的时间与变化。
  • :象征思念与孤独的情感。
  • :象征永恒与孤独的背景。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历劫重来”中的“劫”是指什么?

    • A. 劳动
    • B. 磨难
    • C. 财富
  2. 诗中提到的“飞仙”主要象征什么?

    • A. 美好的理想
    • B. 现实的悲伤
    • C. 未来的希望
  3. 诗中提到的“游迹渺如烟”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 A. 失落
    • B. 快乐
    • C. 愤怒

答案:

  1. B
  2. A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月下独酌》:李白
  • 《登高》:杜甫

诗词对比:

  • 李白的《月下独酌》与高燮的《一剪梅》都是表达对孤独的思考,但李白更多地体现出豪放与自由,而高燮则在细腻的情感中表现出哀愁与怀旧。

参考资料:

  • 《清代诗人研究》
  • 《古诗词鉴赏指南》
  • 《中国古代文学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