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剪梅 其二 剪半》

时间: 2024-09-19 20:51:49

缚竹纤纤似女腰。

欲上溪桥。

怕上溪桥。

黑云遮住北山坳。

昨日风潮。

今日风潮。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缚竹纤纤似女腰。
欲上溪桥。怕上溪桥。
黑云遮住北山坳。
昨日风潮。今日风潮。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细细的竹子像女性的腰肢一样纤细。我想要走上溪边的桥,却又害怕走上去。黑云遮住了北边的山坳,昨天的风潮和今天的风潮都依然存在。

注释:

  • 缚竹:用绳子捆绑的竹子;此处指的是竹子的纤细形态。
  • 纤纤:形容细长,柔美。
  • 上溪桥:走上溪边的桥,象征着通往未知或新的境地。
  • 黑云:象征着阴暗、不安的天气,可能隐喻着情绪或处境的压抑。
  • 北山坳:指北边的山谷,表示特定的地理位置。
  • 风潮:指风浪或潮流,这里可能隐喻着情感的波动。

典故解析:

这首诗没有明显的典故,但其中的“黑云”和“风潮”可视为传统诗词中常用的意象,传达了诗人内心的不安和对未来的忧虑。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毛奇龄(约1630-1700),字惟贞,号雪舟,晚清诗人及书法家,生于明末,经历了明清更替的历史变迁。他的诗歌常以清新、细腻见称,风格多受南宋诗人的影响。

创作背景:

此诗写作于清代,时代背景正值社会动荡和文化交融之际。诗人通过描绘自然景象,表达内心的矛盾与不安,反映了社会的动荡对个人情感的影响。

诗歌鉴赏:

毛奇龄的《一剪梅 其二 剪半》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自然与内心的情感。诗中以“缚竹纤纤似女腰”开篇,生动形象地展现了竹子的柔美,也暗示了诗人对女性的柔和之美的欣赏。接着,诗人表达了想要跨越溪桥的愿望,却又因黑云遮住北山而感到恐惧与犹豫。这种矛盾的心理状态反映了诗人内心的不安与对未来的迷茫。最后“昨日风潮,今日风潮”的反复,进一步强调了情感的延续性和无常,似乎在诉说着生活中的波折与困惑。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意象和深刻的情感,折射出诗人对自然的敏感和对生命的思考,是一首富有哲理和情感深度的作品。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缚竹纤纤似女腰:描绘竹子的细腻,暗喻女性的柔美,展现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敏感。
  2. 欲上溪桥。怕上溪桥:表达了内心的矛盾,想要跨越却又害怕,反映出人对未知的恐惧。
  3. 黑云遮住北山坳:象征着情感的压抑与困境,暗示着对未来的忧虑。
  4. 昨日风潮。今日风潮:通过时间的对比,强调情感的延续以及生活中反复出现的困扰。

修辞手法:

  • 比喻:竹子比作女性的腰肢,柔美而纤细。
  • 拟人:风潮被赋予了情感,似乎在诉说着人们的烦恼。
  • 对仗:如“昨日风潮,今日风潮”,形成了重复的节奏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内心对生活的矛盾感受,既有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也有对未来的恐惧与不安,传达了一种对生命无常的深刻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缚竹:象征着柔韧与美好,同时也暗示了束缚的感觉。
  • 溪桥:象征着选择与转变的机会。
  • 黑云:象征着困扰与不安的情绪。
  • 风潮:象征着生活的波动与变化。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缚竹纤纤似女腰”中“缚竹”指的是什么?
    A. 竹子
    B. 绳子
    C. 女子
    D. 桥

  2. 诗中“欲上溪桥,怕上溪桥”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喜悦
    B. 不安
    C. 决心
    D. 疲惫

  3. “黑云遮住北山坳”中的黑云象征着什么?
    A. 雨水
    B. 纠结
    C. 不安
    D. 美丽

答案:

  1. A
  2. B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的《如梦令》
  • 纳兰性德的《木兰花慢》

诗词对比:

与李清照的《如梦令》相比,毛奇龄的诗同样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内心的矛盾,但毛奇龄的作品更倾向于通过自然景象反映内心情感,而李清照则更多的通过个人情感直接抒发。

参考资料:

  • 《清代诗人毛奇龄研究》
  • 《古诗词鉴赏指南》
  • 《诗词的意象与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