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上月令 其二》
时间: 2024-09-19 20:59:12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薄寒侵袂滞春愁。护香篆下帘钩。新词谱入溪山韵,小红留。吴语脆,越蛾羞。说与文君游倦意,从卧病,待归休。花阑酒殢歌眉约,一痕秋。因念远,强登楼。
白话文翻译:
微寒的气息侵入衣袂,令人心生春愁。香篆下的帘钩轻轻保护着香气。新写的词谱中融入了溪山的韵味,留下了小红的身影。吴语轻柔,越地的蛾子也显得害羞。我向文君诉说游玩的倦意,因卧病在床,静待归休。花边的酒意使我沉醉,歌声中眉目交汇,仿佛露出了一抹秋色。因思念远方的故人,勉强登上楼台。
注释:
- 薄寒:微寒的天气。
- 袂:衣袖。
- 滞春愁:停留在春天的愁苦心情。
- 护香篆:保护香气的香篆。
- 小红:可能指代某个女子或特定的意象。
- 吴语:指江南地区的方言。
- 文君:可能指的是古代的文人雅士。
- 游倦意:游玩的疲倦之感。
- 花阑:花边或花坛。
- 酒殢:酒醉的状态。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周岸登,清代诗人,生平事迹不详,但在其诗作中体现出对春天、自然及人情的细腻观察。其风格常融合传统与个人情感,表达出对生活的感悟。
创作背景:
《花上月令 其二》创作于清代,正值春天,诗人通过描绘春行时的感受,表达了对春天的留恋与愁苦。此时的社会环境对文人雅士的生活有着较大的影响。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春天的微寒和诗人内心的愁苦。开头以“薄寒侵袂”引入,立刻营造出一种冷清的氛围,仿佛春天的温暖尚未完全到来。接着“护香篆下帘钩”,则通过香篆和帘钩的意象,暗示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珍视与保护。在新词谱入溪山韵的描写中,诗人将自然景色与个人情感相结合,展现出一种文人气息的典雅和细腻。
“吴语脆,越蛾羞”则通过地方方言与自然生物的细致描写,增加了诗的生活气息,展现出一种轻快的韵律感。接下来的游倦意和卧病的描写,体现了诗人对游玩疲惫感的反思与对生活的无奈。
最后的“强登楼”则是对思念故人的一种渴望与坚持,尽管身心俱疲,却仍想要追寻那份远方的情感。整首诗在细腻中透露出一种淡淡的忧伤,情感真挚,值得细细品味。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薄寒侵袂滞春愁:微寒的天气侵袭着衣袖,令人感到春天的忧愁。
- 护香篆下帘钩:香篆的下方,轻轻地保护着香气的帘钩。
- 新词谱入溪山韵,小红留:新写的词谱中融入了溪山的韵味,留下了小红的身影。
- 吴语脆,越蛾羞:吴地的方言轻柔,越地的蛾子也显得害羞。
- 说与文君游倦意,从卧病,待归休:向文君诉说游玩的疲倦,因卧病在床,静待归休。
- 花阑酒殢歌眉约,一痕秋:花边的酒意使我沉醉,歌声中眉目交汇,仿佛露出了一抹秋色。
- 因念远,强登楼:因思念远方的故人,勉强登上楼台。
修辞手法:
- 比喻:通过物象描写情感,例如“薄寒侵袂”比喻内心的忧愁。
- 拟人:如“吴语脆,越蛾羞”,通过赋予蛾子羞涩的情感使画面更生动。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春天的留恋与对生活的思考,渗透着淡淡的忧伤与对远方友人的思念,体现了文人特有的敏感与细腻。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薄寒:象征着微寒的春天,暗示着生活中的困扰。
- 香篆:象征美好与珍贵的事物。
- 小红:可能象征着某种温柔的情感或人际关系。
- 酒:象征放松与沉醉,也暗示了生活的悠闲与醉意。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薄寒”指的是:
A. 温暖的春天
B. 微寒的气息
C. 炎热的夏天 -
“护香篆下帘钩”中的“香篆”指的是:
A. 一种装饰品
B. 香气的代表
C. 一种植物 -
诗人向谁诉说自己的倦意?
A. 自己
B. 文君
C. 朋友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的《如梦令》
- 杜甫的《春望》
- 温庭筠的《菩萨蛮》
诗词对比:
与李清照的《如梦令》相比,周岸登的《花上月令 其二》在情感表达上更加细腻,李清照则更注重于细腻的个人情感与环境的结合。两者都展现了春天的美好,同时各自的感受与文化背景也有所不同。
参考资料:
- 《清代诗人全集》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古诗词解读与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