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孤山》

时间: 2025-01-04 08:31:13

人言此是海门关,海眼无涯骇众观。

天地偶然留砥柱,江山有此障狂澜。

坚如猛士敌场立,危似孤臣末世难。

明日登峰须造极,渺观宇宙我心宽。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人言此是海门关,海眼无涯骇众观。 天地偶然留砥柱,江山有此障狂澜。 坚如猛士敌场立,危似孤臣末世难。 明日登峰须造极,渺观宇宙我心宽。

白话文翻译:

人们说这里是海门的关口,海眼无边无际,令人惊骇。 天地间偶然留下这座砥柱,江山因此有了阻挡狂澜的力量。 它坚固得像在战场上站立的勇士,危险得像在末世艰难中孤立的臣子。 明天我将要登上峰顶,达到极致,俯瞰宇宙,我的心胸将变得宽广。

注释:

  • 海门关:指海口的关口,比喻险要之地。
  • 海眼:指海中的深渊,比喻无边无际。
  • 砥柱:比喻坚强的支撑。
  • 障狂澜:阻挡汹涌的波涛,比喻抵御巨大的困难或冲击。
  • 猛士:勇敢的战士。
  • 孤臣:孤立无援的臣子。
  • 造极:达到最高点。
  • 渺观宇宙:从高处俯瞰宇宙。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谢枋得(1226-1289),字君实,号梅溪,南宋诗人。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多抒发个人情感和对时局的感慨。这首诗《小孤山》描绘了作者对自然景观的感慨,同时也隐喻了对国家命运的担忧和个人志向的表达。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创作于南宋末年,当时国家动荡,作者身处乱世,通过对小孤山的描绘,表达了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和对个人理想的追求。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小孤山的描绘,展现了作者对自然景观的深刻感受和对国家命运的深切关怀。诗中,“海门关”和“海眼无涯”描绘了小孤山的险峻和壮阔,而“砥柱”和“障狂澜”则隐喻了作者希望国家能够有坚强的支撑,抵御外来的冲击。后两句则表达了作者个人的志向,希望能够在乱世中有所作为,达到人生的极致。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体现了作者深厚的文学功底和深邃的思想情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人言此是海门关,海眼无涯骇众观。

    • 人们说这里是海门的关口,海眼无边无际,令人惊骇。
    • 用“海门关”和“海眼无涯”形容小孤山的险峻和壮阔,引起读者的惊叹。
  2. 天地偶然留砥柱,江山有此障狂澜。

    • 天地间偶然留下这座砥柱,江山因此有了阻挡狂澜的力量。
    • “砥柱”比喻坚强的支撑,“障狂澜”比喻抵御巨大的困难或冲击。
  3. 坚如猛士敌场立,危似孤臣末世难。

    • 它坚固得像在战场上站立的勇士,危险得像在末世艰难中孤立的臣子。
    • 用“猛士”和“孤臣”形容小孤山的坚固和危险,隐喻作者对国家命运的担忧。
  4. 明日登峰须造极,渺观宇宙我心宽。

    • 明天我将要登上峰顶,达到极致,俯瞰宇宙,我的心胸将变得宽广。
    • 表达作者个人的志向,希望能够在乱世中有所作为,达到人生的极致。

修辞手法:

  • 比喻:如“砥柱”比喻坚强的支撑,“猛士”和“孤臣”比喻小孤山的坚固和危险。
  • 拟人:如“天地偶然留砥柱”赋予天地以人的行为,“危似孤臣末世难”将小孤山拟人化。
  • 对仗:如“坚如猛士敌场立,危似孤臣末世难”中的对仗,增强了语言的韵律美。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思想是表达作者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和对个人理想的追求。通过对小孤山的描绘,作者隐喻了对国家坚强的支撑的期望,同时也表达了自己在乱世中有所作为的志向。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海门关:险要之地,象征国家的边防。
  • 海眼:无边无际,象征未知的挑战。
  • 砥柱:坚强的支撑,象征国家的支柱。
  • 猛士:勇敢的战士,象征坚强的力量。
  • 孤臣:孤立无援的臣子,象征在困境中的坚持。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的“海门关”和“海眼无涯”分别比喻了什么?

    • A. 国家的边防和未知的挑战
    • B. 自然的景观和人类的恐惧
    • C. 历史的关口和未来的迷茫
    • D. 个人的困境和国家的危机
  2. 诗中的“砥柱”和“障狂澜”分别象征了什么?

    • A. 国家的支柱和抵御困难的力量
    • B. 自然的景观和人类的恐惧
    • C. 历史的关口和未来的迷茫
    • D. 个人的困境和国家的危机
  3. 诗中的“猛士”和“孤臣”分别比喻了什么?

    • A. 国家的支柱和抵御困难的力量
    • B. 自然的景观和人类的恐惧
    • C. 历史的关口和未来的迷茫
    • D. 坚强的力量和在困境中的坚持

答案:

  1. A
  2. A
  3. D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望岳》:同样表达了对自然景观的感慨和对个人理想的追求。
  • 王之涣《登鹳雀楼》:通过对高楼的描绘,表达了对世界的俯瞰和对人生的思考。

诗词对比:

  • 杜甫《望岳》与谢枋得《小孤山》:两者都通过对山的描绘,表达了对自然景观的感慨和对个人理想的追求,但杜甫的诗更多地表达了对国家命运的忧虑。
  • 王之涣《登鹳雀楼》与谢枋得《小孤山》:两者都表达了对高处的向往和对世界的俯瞰,但王之涣的诗更多地表达了对人生的思考。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收录了谢枋得的多首诗作,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其诗风和创作背景。
  • 《中国古代诗歌鉴赏辞典》:提供了对古代诗歌的详细解析和鉴赏,有助于深入理解《小孤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