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东南官吏欠清风,五十年来世道穷。须信太平在今日,人间又有杜祁公。
白话文翻译:
东南地区的官员缺乏廉洁之风,五十年来社会风气日益败坏。但我们应该相信,太平盛世就在今天,因为人间又出现了像杜祁公这样的清廉官员。
注释:
- 东南:指中国东南地区。
- 官吏:官员。
- 欠清风:缺乏廉洁之风。
- 五十年来:指长时间以来。
- 世道穷:社会风气日益败坏。
- 须信:应该相信。
- 太平:太平盛世,指社会安定、政治清明。
- 今日:现在。
- 杜祁公:指杜衍,字世昌,宋代名臣,以清廉著称。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谢枋得(1226年-1289年),字君直,号叠山,南宋末年诗人、文学家。他生活在南宋末年,经历了国家的衰败和灭亡,其诗多抒发忧国忧民之情。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谢枋得代人上书给当时的按察使杜衍,表达对杜衍清廉为政的赞扬,同时也寄托了对社会风气改善的期望。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东南官吏缺乏廉洁之风的批评,以及对杜衍清廉为政的赞扬,表达了作者对社会风气改善的深切期望。诗中“五十年来世道穷”一句,既是对过去社会风气的总结,也是对现状的深刻反思。而“须信太平在今日,人间又有杜祁公”则寄托了对未来的希望,认为只要有像杜衍这样的清廉官员,太平盛世就有可能实现。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体现了作者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洞察和对美好未来的向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第一句“东南官吏欠清风”,直接指出东南地区的官员缺乏廉洁之风,是对当时官场风气的批评。
- 第二句“五十年来世道穷”,强调这种不良风气已经持续了很长时间,社会风气日益败坏。
- 第三句“须信太平在今日”,转折表达了对未来的乐观态度,认为太平盛世有可能在今天实现。
- 第四句“人间又有杜祁公”,以杜衍为例,赞扬其清廉为政,寄托了对清廉官员的期望。
修辞手法:
- 比喻:“欠清风”比喻官员缺乏廉洁之风。
- 对仗:“东南官吏欠清风,五十年来世道穷”形成对仗,增强了语言的节奏感。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思想是对清廉为政的赞扬和对社会风气改善的期望。通过对比东南官吏的不良风气和杜衍的清廉为政,表达了作者对清廉官员的敬仰和对社会风气改善的深切期望。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清风:象征廉洁、清正。
- 世道穷:象征社会风气的败坏。
- 太平:象征社会安定、政治清明。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东南官吏欠清风”中的“欠清风”指的是什么? A. 官员缺乏廉洁之风 B. 官员缺乏才华 C. 官员缺乏勇气 D. 官员缺乏智慧
-
诗中“须信太平在今日”表达了作者的什么态度? A. 悲观 B. 乐观 C. 无奈 D. 愤怒
-
诗中提到的“杜祁公”是指谁? A. 杜甫 B. 杜牧 C. 杜衍 D. 杜如晦
答案:
- A
- B
-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表达了对清廉官员的赞扬和对社会风气改善的期望。
- 白居易的《长恨歌》:通过对历史人物的描写,表达了对美好社会的向往。
诗词对比:
- 杜甫的《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与谢枋得的《代上杜按察三首》都表达了对清廉官员的赞扬和对社会风气改善的期望,但杜甫的诗更多地表达了对个人命运的感慨。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收录了谢枋得的多首诗作,有助于深入了解其诗歌风格和思想。
- 《杜衍传》:详细介绍了杜衍的生平和为政事迹,有助于理解诗中提到的“杜祁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