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辞洞斋华父二刘兄惠寒衣》

时间: 2025-01-17 09:35:08

平生爱读龚胜传,进退存亡断得明。

范叔绨袍虽见意,大颠衣服莫留行。

此时要看英雄样,好汉应无儿女情。

只愿诸贤扶世教,饿夫含笑死犹生。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辞洞斋华父二刘兄惠寒衣 谢枋得 〔宋代〕

平生爱读龚胜传,进退存亡断得明。 范叔绨袍虽见意,大颠衣服莫留行。 此时要看英雄样,好汉应无儿女情。 只愿诸贤扶世教,饿夫含笑死犹生。

白话文翻译:

我一生喜爱阅读龚胜的传记,他对于进退生死的判断非常明确。 范叔赠送的绨袍虽然表达了情意,但大颠的衣服不要留下。 在这个时候,要看英雄的风范,真正的英雄不应该有儿女情长。 只希望各位贤人能够扶持世间的教化,即使饿死的人也能含笑九泉。

注释:

  • 龚胜传:指西汉末年名士龚胜的传记,龚胜因不屈于王莽的统治而绝食自杀。
  • 进退存亡:指在政治上的进退和生死存亡的抉择。
  • 范叔绨袍:范叔,即范雎,战国时期秦国宰相,曾被魏国相国魏齐迫害,后得秦昭王重用。绨袍,用粗绨做的袍子,这里指范雎被赠予的衣物。
  • 大颠衣服:指过于破旧或不合适的衣服。
  • 英雄样:指英雄应有的风范和气度。
  • 儿女情:指儿女私情,这里指个人的情感纠葛。
  • 诸贤:指各位贤人、有才德的人。
  • 扶世教:扶持世间的教化,指推动社会的道德和文化进步。
  • 饿夫:指因贫困而饥饿的人。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谢枋得(1226-1289),字君直,号叠山,南宋末年诗人、文学家。他生活在南宋灭亡前后,是一位忠于宋朝的士人,曾多次拒绝元朝的征召,坚守节操。他的诗歌多表达了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和对个人节操的坚持。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谢枋得在南宋灭亡后,拒绝元朝征召,坚守节操时所作。诗中表达了他对忠臣龚胜的敬仰,以及对自己坚守节操的决心。同时,他也希望有志之士能够共同扶持世教,即使面临困境也不失节操。

诗歌鉴赏:

这首诗体现了谢枋得对忠臣龚胜的敬仰和对个人节操的坚守。诗中,“平生爱读龚胜传”一句,直接表达了他对龚胜的崇敬,龚胜因不屈于王莽的统治而绝食自杀,成为了忠臣的典范。谢枋得通过对比范叔的绨袍和大颠的衣服,表达了自己不接受不合适的帮助,坚持自己的原则。最后两句“只愿诸贤扶世教,饿夫含笑死犹生”,则展现了他对社会教化的重视,以及即使面临死亡也要坚守节操的决心。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体现了作者高尚的品格和对理想的执着追求。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平生爱读龚胜传,进退存亡断得明。”

    • 这句诗表达了作者对龚胜的敬仰,龚胜在面对生死存亡的抉择时,能够明确自己的立场和选择。
  2. “范叔绨袍虽见意,大颠衣服莫留行。”

    • 这句诗通过对比范叔的绨袍和大颠的衣服,表达了作者不接受不合适的帮助,坚持自己的原则。
  3. “此时要看英雄样,好汉应无儿女情。”

    • 这句诗强调了在关键时刻,英雄应该展现出应有的风范,不应被个人情感所左右。
  4. “只愿诸贤扶世教,饿夫含笑死犹生。”

    • 这句诗表达了作者对社会教化的重视,以及即使面临死亡也要坚守节操的决心。

修辞手法:

  • 对比:通过范叔的绨袍和大颠的衣服的对比,突出了作者的选择和原则。
  • 排比:“进退存亡断得明”和“好汉应无儿女情”等句式,增强了语言的节奏感和强调效果。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中心思想是坚守节操和对社会教化的重视。作者通过表达对忠臣龚胜的敬仰,以及对自己坚守节操的决心,展现了他高尚的品格和对理想的执着追求。同时,他也希望有志之士能够共同扶持世教,即使面临困境也不失节操。

意象分析:

  • 龚胜传:象征忠臣的典范和坚守节操的精神。
  • 范叔绨袍:象征不合时宜的帮助和个人的情感纠葛。
  • 大颠衣服:象征破旧或不合适的衣物,这里指不合适的帮助。
  • 英雄样:象征英雄应有的风范和气度。
  • 诸贤:象征有才德的人和扶持世教的力量。
  • 饿夫:象征贫困和困境中的人。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谢枋得在这首诗中表达了对谁的敬仰? A. 范叔 B. 龚胜 C. 大颠 D. 秦昭王

  2. 诗中的“范叔绨袍”象征什么? A. 不合时宜的帮助 B. 忠臣的典范 C. 英雄的风范 D. 贫困和困境

  3. 诗中的“大颠衣服莫留行”表达了作者的什么态度? A. 接受帮助 B. 拒绝不合适的帮助 C. 对贫困的同情 D. 对死亡的恐惧

  4. 诗中的“只愿诸贤扶世教”表达了作者的什么愿望? A. 个人情感的追求 B. 社会教化的重视 C. 对贫困的同情 D. 对死亡的恐惧

答案:

  1. B
  2. A
  3. B
  4.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文天祥的《过零丁洋》:表达了作者在国破家亡之际的悲愤和对国家的忠诚。
  • 陆游的《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二首》:表达了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和对个人节操的坚持。

诗词对比:

  • 谢枋得的《辞洞斋华父二刘兄惠寒衣》与文天祥的《过零丁洋》:两者都表达了在国家危难之际的忠诚和节操,但谢枋得的诗更侧重于个人节操的坚守,而文天祥的诗则更侧重于对国家的忠诚和悲愤。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钱钟书著,收录了谢枋得等多位宋代诗人的作品,并提供了详细的注释和鉴赏。
  • 《宋诗鉴赏辞典》:收录了谢枋得等多位宋代诗人的作品,并提供了详细的注释和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