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减字木兰花
张使君仲谋中秋多雨。常是尊罍狼藉去。今夜云开。须道姮娥得得来。不知云外。还有清光同此会。笛在层楼。声彻摩围顶上头。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中秋节的情景,张使君(张仲谋)在一个多雨的中秋夜,酒杯常常被打翻。今夜,云层终于散开,应该说嫦娥(传说中的月宫仙子)也来了。不知道在云外,还有没有与我们同样清亮的月光相聚。笛声在高楼上传来,响彻在摩天的顶上。
注释
- 使君:古代对官员的尊称,这里指张仲谋。
- 仲谋:张仲谋的字。
- 尊罍:酒器,尊指高大的酒杯,罍为大碗。
- 姮娥:嫦娥,月亮上的仙子,传说她因偷吃仙药而飞升月宫。
- 清光:指明亮的月光。
- 摩围:这里指高耸的屋顶。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黄庭坚(1045年-1105年),字鲁直,号山谷道人,北宋时期著名的诗人、书法家。他是“江西诗派”的代表之一,以其清新的诗风和超凡脱俗的艺术风格著称。黄庭坚在诗词创作中常常融入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观,展现出独特的个人风格。
创作背景
这首《减字木兰花》创作于中秋佳节,正值多雨时节,诗人通过描绘中秋的月夜,表达了对明月的向往和对亲友的思念。诗中所表现的情感与自然景色相结合,体现了黄庭坚对生活的感悟和对传统文化的传承。
诗歌鉴赏
《减字木兰花》是一首极具韵味的中秋词作,诗中通过描绘雨夜月亮的意象,展现出一种惆怅而又清新的情感。开头“张使君仲谋中秋多雨”便引入了特定的时空背景,张仲谋的形象使得全诗更具生活气息。接着,诗人描述了酒杯狼藉的场景,这不仅反映出酒席的热闹,也暗示着一种无奈与惆怅。
“今夜云开”一句,转折出月亮终于露出笑脸,月亮的出现象征着希望和美好。在嫦娥的意象中,诗人引入了中国古代神话的元素,增加了诗歌的文化厚度与情感深度。最后,“笛在层楼,声彻摩围顶上头”描绘了在高楼上吹笛的情景,笛声回荡在高空,富有音乐感,使得整首诗在情感与艺术上达到了高潮。
整首诗在语言上简洁而有力,意象丰富而深刻,展现出黄庭坚深厚的文学功底和对生活的细腻观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张使君仲谋中秋多雨:引入张仲谋的形象,设定中秋的多雨环境。
- 常是尊罍狼藉去:描绘酒席上的热闹场景,暗示因饮酒而狼藉的状态。
- 今夜云开:转折,表明今夜云层散开,月亮终于出现。
- 须道姮娥得得来:提到嫦娥,暗含对美好事物的期盼。
- 不知云外:表现诗人的思考与想象。
- 还有清光同此会:表达对明月与亲友相聚的向往。
- 笛在层楼:描绘笛声在高楼上响起的场景。
- 声彻摩围顶上头:笛声传递至高空,给人以悠远的感觉。
修辞手法
- 比喻:将嫦娥比作月亮,突显其神秘与美丽。
- 对仗:诗句中存在对仗工整的现象,增强了诗歌的音乐感。
- 拟人:将月亮与嫦娥联系,赋予月亮以人的情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歌表达了在中秋佳节时,人与自然的和谐共鸣,反映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亲友的思念。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在面对生活琐事时的深刻感悟以及对传统文化的继承。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中秋:象征团圆与思念。
- 月亮:代表美好与希望。
- 嫦娥:象征着神秘与浪漫。
- 笛声:传递出悠远与清丽的情感。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使君”指的是谁?
- A. 李白
- B. 张仲谋
- C. 杜甫
-
诗的主题主要围绕哪个节日?
- A. 春节
- B. 中秋
- C. 端午
-
诗中“云开”意味着什么?
- A. 天气转晴
- B. 情绪变化
- C. 朋友到来
答案
- B
- B
-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静夜思》
- 杜甫《月夜忆舍弟》
诗词对比
黄庭坚的《减字木兰花》与李白的《静夜思》都围绕月亮与思乡之情展开,但黄庭坚更侧重于描绘环境与细腻的情感,而李白则通过直接的情感表达展现思乡之苦。两者在意境上各有千秋,展现了不同的艺术风格。
参考资料
- 《宋代诗词选》
- 《中国古典诗歌鉴赏》
- 《黄庭坚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