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晁元忠西归十首》

时间: 2025-01-19 21:53:15

风雨去家行,手龟面黧黑。

屠龙非世资,学问求自得。

我思脊令诗,同飞复同息。

兄弟无相远,急难要羽翼。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风雨去家行,手龟面黧黑。屠龙非世资,学问求自得。我思脊令诗,同飞复同息。兄弟无相远,急难要羽翼。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的意思是:在风雨中我踏上归家的路,手上握着乌龟,脸上却是黑黢黢的。屠龙的本领并不是天生的,而是需要通过努力学习获得的。我想要通过诗歌来表达我的情感,愿我们如同鸟儿一样自由地飞翔、共同呼吸。兄弟之间不应相隔太远,遇到困难时更需要彼此的支持。

注释

  • 风雨去家行:描述在风雨中行走回家的情景,展现艰难的旅途。
  • 手龟面黧黑:手中握着乌龟,面色黝黑,暗示环境的艰辛和个人的困苦。
  • 屠龙非世资:屠龙不是世间所赐,强调能力的获得需要后天努力。
  • 学问求自得:学习和知识的获得要靠自己。
  • 我思脊令诗:表达了对诗歌创作的热爱和渴望。
  • 急难要羽翼:兄弟之间在困境中应互相扶持。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黄庭坚(1045-1105),字鲁直,号山谷,晚号涧翁,是宋代著名的书法家和诗人。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常以个人的情感和自然景色结合,反映出深厚的人文情怀。

创作背景

这首诗作于黄庭坚晚年,正值社会动荡及个人生活困苦之际。诗中表达了他对家乡、兄弟情谊的思念,以及对知识追求的坚定信念。

诗歌鉴赏

黄庭坚的《次韵晁元忠西归十首》通过生动的意象与深刻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悟和对知识的渴求。诗的开头“风雨去家行”即以自然景象引入,表达了归家途中的艰辛与不易。接下来的“手龟面黧黑”则通过具体的形象勾勒出诗人在风雨中披荆斩棘的艰难境遇,这种描写不仅让读者感受到诗人的困苦,也暗示了他内心的坚持与执着。

“屠龙非世资,学问求自得”两句,则直接引出了诗人对人生观的思考。他认为,真正的能力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需通过后天的努力去争取。这里的“屠龙”象征着一种超凡的能力,反映了黄庭坚对于学问的重视和对自我成长的坚定信念。

最后几句中,诗人与兄弟之间的情感交织在一起,体现了人与人之间的支持与依赖。尤其是“急难要羽翼”,形象地表达了在困境中,彼此的支持是多么重要。整首诗虽短,却蕴含着深厚的哲理与情感,令人深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风雨去家行:在风雨交加的环境中,诗人踏上了归家的旅程,暗示着艰难的处境。
  2. 手龟面黧黑:手中握着乌龟,面色黝黑,象征着困苦的生活和诗人内心的挣扎。
  3. 屠龙非世资:指出屠龙的能力并非天生,而是后天努力的结果,强调学习的重要性。
  4. 学问求自得:学习和知识的追求应依靠个人的努力,传达出一种自强不息的精神。
  5. 我思脊令诗:表达了诗人对创作的渴望,愿意通过诗歌来抒发情感。
  6. 同飞复同息:希望与兄弟们一起自由飞翔、共同生活,体现了对亲情的珍视。
  7. 兄弟无相远:强调兄弟之间的相互依赖与支持,在困难时刻更需团结。
  8. 急难要羽翼:在困境中,兄弟的帮助尤为重要,象征着彼此的依靠与鼓励。

修辞手法

  • 比喻:如“屠龙”比喻高超能力,表现出对知识和能力的追求。
  • 对仗:诗中对仗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如“同飞复同息”。
  • 象征:乌龟象征着稳重和坚韧,显示了诗人在困境中不屈的精神。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中心思想在于强调知识与努力的重要性,以及在生活的困难中,兄弟情谊的珍贵与支持。通过诗歌,黄庭坚不仅表达了个人的情感,也传达了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风雨:象征着人生中的艰难与挑战。
  • 乌龟:象征着坚韧和长寿,暗示诗人对生活的坚持。
  • 兄弟:象征着亲情与支持,强调人与人之间的依赖。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选择题:诗中“屠龙非世资”强调了什么? A) 天赋的重要性
    B) 努力和学习的必要性
    C) 财富的积累

  2. 填空题:诗中提到“急难要___”,表示兄弟之间在困境中需要相互支持。

  3. 判断题:这首诗的情感基调是悲观的。 (对/错)

答案

  1. B
  2. 羽翼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李白):同样表达了对家乡的思念。
  • 《登高》(杜甫):展现了对生活困境的感慨与思考。

诗词对比

  • 《春望》(杜甫)与本诗:两者都展现了对国家和个人生活困境的感慨,但黄庭坚更侧重于人际关系和学习的重要性,而杜甫则更关注社会动荡带来的忧虑。

参考资料

  • 《宋代诗人黄庭坚传》:关于黄庭坚生平与创作的详细资料。
  • 《中国古典诗词解析》:对古典诗词的分析与解读。

这份解析将帮助读者更深入地理解黄庭坚的诗作,感受其情感与哲理,同时也提供了互动学习的机会,以加深记忆和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