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病中有感四首
作者: 岳珂 〔宋代〕
秋近夜初长,开窗病骨凉。
心惊嫠妇叹,肘系越人方。
动帐风侵几,窥檐月在床。
呼僮然粥鼎,我欲待晨光。
白话文翻译:
秋天快到了,夜晚渐渐变长,
我打开窗户,感到病痛中的身体寒冷。
听到孤寡妇女的叹息,我心里感到不安,
手肘靠着越人(即越地的药方)。
帐子微微摇动,风透过来,
我透过房檐看到床上的月光。
我呼叫小仆人煮粥,
想要等到晨光的到来。
注释:
- 病骨:指因病而感到虚弱的身体。
- 心惊:心中感到不安、恐惧。
- 嫠妇:指失去丈夫的寡妇。
- 肘系:手肘靠着,指支撑的状态。
- 越人方:越国的药方,暗指传统医药。
- 动帐:帐子因风而晃动。
- 窥檐:从屋檐下偷看。
- 晨光:早晨的阳光。
典故解析:
- 越人:指越地的人民,古代越国以医药闻名。提到“越人方”,可能暗示对传统医学的依赖。
- 嫠妇叹:可能源于古代对孤独与失去的普遍关注,反映出社会对女性命运的关怀。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岳珂,字宗道,号东山,宋代诗人,生于南宋时期。他的诗歌常反映个人情感与社会现实,风格清新自然,情感真挚。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岳珂生病期间,诗人在病痛中感受到了孤独与无奈,结合秋天的萧瑟,与社会上孤寡妇女的境遇产生共鸣,展现了对生命的思考与对他人命运的关切。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作者在病中对生活的感悟。诗的前两句通过描绘夜长与寒冷,营造出一种孤寂的氛围,突出了生病时的脆弱感。接下来的两句则引入了对周遭社会的观察,嫠妇的叹息不仅反映了个人的悲苦,也象征着社会的无情。之后几句通过风侵帐子、月光照床的意象,增添了夜的静谧与孤独,仿佛在讲述一个人在病痛中对生活的无奈与思考。最后一句提到想要等待晨光,似乎暗示着对希望的渴望,尽管身处逆境,仍然期盼着光明的到来。整首诗情感真挚,意象丰富,既有个人的病痛,也有对社会的关切,展示出诗人深厚的人文关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秋近夜初长:描绘秋天的夜晚逐渐漫长的景象,给人一种时光流逝的感叹。
- 开窗病骨凉:打开窗户,寒气逼人,强调了身体的虚弱。
- 心惊嫠妇叹:听见寡妇的叹息,心中感到不安,反映出对他人苦难的共鸣。
- 肘系越人方:手肘靠着越地的药方,表达对传统医药的依赖。
- 动帐风侵几:风轻轻地侵入帐子,营造出一种孤独的氛围。
- 窥檐月在床:透过屋檐看到床上的月光,暗示静谧与孤独。
- 呼僮然粥鼎:呼叫仆人煮粥,体现生活的琐碎与无奈。
- 我欲待晨光:期待晨光的到来,象征着希望与新的开始。
修辞手法:
- 对仗:如“心惊嫠妇叹,肘系越人方”对比鲜明。
- 意象:如“月在床”与“晨光”,形成了夜与日的对照,增强了诗的情感深度。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病中的感受,表达了对生命脆弱的感叹,以及对社会孤独现象的关注,传达出一种希望与无奈交织的情感。
意象分析:
- 秋夜:象征着生命的结束与萧瑟。
- 病骨:体现了身体的脆弱与病痛的无情。
- 嫠妇的叹息:反映了社会的冷漠与个体的孤独。
- 晨光:象征着希望与新生,尽管在黑暗中仍然渴望光明的到来。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越人方”指的是什么? a) 传统的食谱
b) 传统的药方
c) 传统的诗歌 -
诗人通过什么方式表达对生活的无奈? a) 描写秋天的景色
b) 通过对寡妇的叹息
c) 通过对病痛的直接描写 -
诗的最后一句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a) 对过去的怀念
b) 对未来的期待
c) 对生命的绝望
答案:
- b) 传统的药方
- c) 通过对病痛的直接描写
- b) 对未来的期待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月夜忆舍弟》
- 李白《静夜思》
诗词对比:
- 岳珂《病中有感四首》与杜甫《月夜忆舍弟》:两者都在病中体悟生命的无常与孤独,但岳珂更侧重于对社会现象的关注,而杜甫则更倾向于表达对亲情的思念。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古代诗词解析与鉴赏》
- 《岳珂生平与作品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