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生长古墙阴,园荒草树深。
可曾沾雨露,不改向阳心。
白话文翻译
在古老的墙阴下生长,园子荒芜,草木繁盛。
是否曾沾染过雨露,却依然保持着向阳的心态。
注释
- 古墙阴:古老的墙壁的阴影,指生长环境的阴暗部分。
- 园荒:园子荒废,未得到精心打理。
- 草树深:草木繁盛,生长得很茂盛。
- 沾雨露:接触到雨水和露水,象征滋润和养分。
- 向阳心:不论环境如何变化,依然向着阳光生长的心态,象征积极向上。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刘克庄(1187年-1269年),字仲明,号景星,宋代著名诗人、词人。他的作品以豪放、奔放著称,擅长抒发个人情感和社会现实,尤其在词和诗方面都有很高的成就。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宋代,正值国家动荡时期,诗人对生活的感悟和对理想的追求在诗中得到了表达。诗中的环境描写不仅反映了自然的状态,也寓意了诗人内心的坚持与追求。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描绘一片荒芜的园子,表现出一种矛盾的美感。古墙阴影下草木的生长,象征着在艰苦环境中仍然生存的生命力。诗人用“荒草树深”来强调自然生长的顽强与不屈,尽管周围的环境恶劣,园子未被照料,但草木依然茂盛,体现出一种生命的坚韧。
“可曾沾雨露,不改向阳心”一句,进一步深化了主题。诗人以雨露作为滋润的象征,表达了对生活滋养的渴望,然而即使没有这些滋润,草木依然向阳而生,展现出一种积极向上的精神。这不仅是一种对自然的观察,更是对人生态度的反思。
整首诗意境深远,体现了诗人对生命的热爱和对理想的坚持,传达了一种无论环境多么艰难,都要保持向上的信念,值得在当今社会中反复咀嚼与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生长古墙阴:诗人开篇呈现出一种阴郁的环境,暗示园子被遗弃,但生命仍在生长。
- 园荒草树深:进一步描绘了环境的荒凉,但草木的繁茂又使人感受到生命的力量。
- 可曾沾雨露:质疑自然的滋润是否到来,反映了对外界帮助的期待。
- 不改向阳心:即使没有滋润,依然保持积极向上的态度,表达了内心的坚定。
修辞手法
- 拟人:草树被赋予了生命,强调其顽强的生长。
- 对比:荒凉的环境与向阳的心态形成鲜明对比,突出诗人的情感。
- 象征:雨露象征着外界的关爱,向阳心象征着不屈的精神。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在困境中依然保持积极态度的精神,传达了对生命的热爱和对理想坚定不移的追求。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古墙:象征历史与传承,暗示时间的流逝。
- 阴影:象征困境与不利条件。
- 草木:象征生命的顽强与生长。
- 雨露:象征滋润与关怀。
- 阳光:象征希望与理想。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古墙阴”指的是什么环境?
- A. 阳光明媚的地方
- B. 荒凉阴暗的地方
- C. 热闹的市集
答案:B
-
“不改向阳心”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态度?
- A. 消极无望
- B. 积极向上
- C. 随波逐流
答案:B
-
诗中“草树深”暗示了什么?
- A. 环境的繁茂
- B. 生命的脆弱
- C. 生活的困苦
答案: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望》 - 杜甫
- 《登高》 - 杜甫
- 《静夜思》 - 李白
诗词对比
与李白的《静夜思》相比,刘克庄的《记小圃花果》更注重对自然环境的描绘和内心情感的表达,而李白则更多地表达了思乡之情和对生活的感慨。两者都体现了诗人对生命的深刻理解,但侧重点不同,刘克庄偏向于在逆境中寻找光明与希望,而李白则在宁静中追寻情感的寄托。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辞典》
- 《刘克庄诗文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