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季弟韵二十首》

时间: 2025-01-14 21:29:08

去国为农混里廛,故旧抛向短檠边。

台卿複壁犹温孟,夷甫排墙始悔玄。

送老只消营藁葬,买春不过费榆钱。

枯肠欲汲无涓滴,谁道先生万斛泉。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去国为农混里廛,
故旧抛向短檠边。
台卿複壁犹温孟,
夷甫排墙始悔玄。
送老只消营藁葬,
买春不过费榆钱。
枯肠欲汲无涓滴,
谁道先生万斛泉。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因离开故国而选择在乡村务农的生活。他的老朋友们已被抛弃在小亭边,回忆往昔的温暖。孟尝君的高洁仍在墙壁上,而阮籍的懊悔也随着时间而来。以安度晚年为目标,只需简单地为自己准备葬礼,而买春的花费也不过是些微的榆树钱。诗人的内心感到干涸,渴望却得不到一滴水,谁能说老师的泉水不充足呢?

注释

  • 去国:离开故国。
  • 混里廛:在乡村小市场中生活。
  • 故旧:老朋友。
  • 短檠:短小的亭子。
  • 台卿:指孟尝君,是古代的一位高洁人物。
  • 夷甫:指阮籍,古代著名的文学家。
  • 营藁葬:准备简单的葬礼。
  • 榆钱:榆树的种子,形容花费微薄。
  • 枯肠欲汲无涓滴:形容内心的干渴,渴望却得不到。
  • 万斛泉:比喻内心的情感和智慧的源泉。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刘克庄,字梦阮,号惭愧,宋代诗人,以其诗词风格清新、意境深远而著称。他的作品多关注自然与人生,情感真挚。

创作背景

《和季弟韵二十首》是刘克庄在与朋友交流之际创作的,反映了他对生活的思考和对故国的思念。宋代正值社会变革时期,诗人通过诗歌表达了对个人命运和社会现状的感慨。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比和意象的运用,展现了诗人在离开故国后的内心挣扎与思考。开头“去国为农混里廛”,直接点明了他的生活状态,留在乡间务农,似乎是一种无奈的选择。紧接着提到“故旧抛向短檠边”,暗示了他对朋友和过去生活的惋惜,短檠边的孤独感更为显著。接下来的“台卿複壁犹温孟,夷甫排墙始悔玄”,不仅引入了历史人物,更是借古讽今,抒发了对理想与现实的失落感。

“送老只消营藁葬,买春不过费榆钱”则表现了诗人对人生的淡泊态度,安于简朴的生活,透出一丝无奈与豁达。最后两句“枯肠欲汲无涓滴,谁道先生万斛泉”更是表现了内心深处的渴望与无奈,诗人在自嘲中流露出对智慧和知识的渴求。

整首诗情感细腻,意境深远,既有对现实生活的反思,也有对理想生活的追求,展现了诗人丰富的内心世界。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去国为农混里廛:离开故国,选择在乡村务农,隐喻诗人对生活的无奈。
  • 故旧抛向短檠边:老朋友被遗忘在一旁,表现孤独与对过去的怀念。
  • 台卿複壁犹温孟:提及孟尝君,暗示诗人仍向往高洁的人生理想。
  • 夷甫排墙始悔玄:提到阮籍,反映出对人生选择的悔恨和反思。
  • 送老只消营藁葬:安于简单的生活,表达对老年的从容态度。
  • 买春不过费榆钱:描绘出春天的来临与生活的简单。
  • 枯肠欲汲无涓滴:内心的渴求与失落,情感的饥渴。
  • 谁道先生万斛泉:反问自己,表达对知识和智慧的渴望。

修辞手法

  • 对仗:如“去国”与“故旧”,“送老”与“买春”形成对比,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比喻:将“万斛泉”比作内心的情感源泉,寄托了诗人对知识的渴望。

主题思想

诗歌的中心思想在于表达对故国的怀念、对人生选择的反思以及对知识和情感的渴求,展现了诗人复杂的内心情感和淡然的生活态度。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故国:象征着诗人的根和情感归属。
  • 老朋友:代表过去的美好时光和人际关系的疏离。
  • 孟尝君和阮籍:历史人物,象征理想与现实的碰撞。
  • 藁葬与榆钱:代表生活的朴素与简约。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去国为农”主要表达了诗人对什么的态度? A. 对故国的怀念
    B. 对农田的热爱
    C. 对生活的无奈
    D. 对朋友的思念

  2. “送老只消营藁葬”中“藁葬”意指什么?
    A. 豪华的葬礼
    B. 简单的葬礼
    C. 祭祀
    D. 办酒席

  3. 诗中“万斛泉”主要象征什么?
    A. 丰富的物质
    B. 知识与智慧
    C. 友谊
    D. 生活的快乐

答案

  1. C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静夜思》
  • 杜甫的《春望》
  • 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

诗词对比

  • 《静夜思》:同样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但更多的是抒发个人情感的孤独。
  • 《春望》:反映了对国家沦陷的失落感,与刘克庄对个人生活的反思形成对比。

参考资料

  • 《宋代诗词选》
  • 《刘克庄诗文集》
  • 《古诗词鉴赏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