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声甘州》
时间: 2025-01-05 08:21:14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八声甘州
作者: 袁去华 〔宋代〕
正阴阴夏木听黄鹂,百啭语惺忪。乍钩窗意适,临池倒影,竹树青葱。
翠盖红妆窈窕,香引一帘风。向晚追凉处,月挂梧桐。
何处楼头吹笛,渐玉绳低侧,河汉横空。
想调冰雪藕,清夜与谁同。贮离愁难凭梦寄,纵遣书何日有征鸿。
房栊静,伴人孤寂,唯有鸣蛩。
白话文翻译:
在夏日的阴影下,树木间传来黄鹂的吟唱,声音清脆,令人陶醉。忽然看到窗外的景象舒适宜人,池塘的倒影和竹树显得郁郁葱葱。
翠绿的树冠上,红妆的女子袅袅而立,香风轻拂,穿透帘子。傍晚时分,去追逐一丝凉意,月亮挂在梧桐树上。
哪里楼头传来悠扬的笛声,渐渐地,玉绳低垂,银河横跨天空。
想要调制冰雪般的藕花,清冷的夜里与谁共享?愁苦难以寄托在梦中,纵使写信也不知何时能有鸿雁来报。
房间静谧,伴我孤独,唯有蟋蟀在低鸣。
注释:
- 阴阴:形容阴暗而幽静。
- 黄鹂:一种鸟类,鸣声清脆悦耳。
- 乍钩窗意适:突然看到窗外的景色令人感到舒适。
- 临池倒影:在池塘边,看到水中的倒影。
- 翠盖红妆:形容女子打扮得如花似玉。
- 香引一帘风:香气随风飘入,透过帘子。
- 河汉:指银河。
- 征鸿:指信件,带信的鸿雁。
典故解析:
该诗没有直接引用特定的历史典故,但诗中“河汉”一词常用来象征遥远的思念,暗示作者对远方人的思念之情。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袁去华,宋代词人,才华横溢,擅长词曲,作品多描绘自然和人情,情感细腻,风格优雅。
创作背景:
《八声甘州》创作于一个夏日的傍晚,袁去华在静谧的环境中感受到孤独与思念,因此写下了此词,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友人的深切怀念。
诗歌鉴赏:
《八声甘州》是一首充满夏日气息的词作,袁去华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个幽静、清新的自然环境,透过对黄鹂鸣唱、竹树葱茏的描写,展现了夏天的美好。而随着环境的营造,诗人内心的孤独感与思念也悄然浮现。词中“月挂梧桐”不仅描绘了皎洁的月光,更暗喻了孤独的心绪;“何处楼头吹笛”则进一步引出思念的主题,笛声与孤寂交织,令人感受到一种淡淡的忧伤。
对于美好事物的描绘与内心愁苦的对比,形成了鲜明的反差,增强了诗歌的情感深度。结尾处“唯有鸣蛩”更是将孤寂与自然相融合,表现出一种无奈的孤独感。整首词通过对夏日景象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对离别的哀伤,情感真挚而细腻。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正阴阴夏木听黄鹂:在阴影下的夏木中,聆听黄鹂的鸣叫,营造出一种清幽的氛围。
- 百啭语惺忪:黄鹂的歌声如百转千回,令人陶醉,表达了对自然之美的赞美。
- 乍钩窗意适:突然看到窗外的景象,给人以舒适的感觉。
- 临池倒影,竹树青葱:在池塘边看到的倒影,竹树显得青翠欲滴,体现出自然的生机。
- 翠盖红妆窈窕:描绘了一个打扮得如花似玉的女子,增添了生动的形象。
- 香引一帘风:香气随风而来,透过帘子,营造出一种细腻的氛围。
- 向晚追凉处,月挂梧桐:傍晚时分,想要寻找清凉,月亮挂在梧桐树上,构成了一个静谧的场景。
- 何处楼头吹笛:发出悠扬的笛声,反映了孤独的思念。
- 渐玉绳低侧,河汉横空:描绘银河的美丽,暗示了诗人的思念情感。
- 想调冰雪藕,清夜与谁同:想要调制美丽的藕花,清冷的夜晚却无人与之共享。
- 贮离愁难凭梦寄:愁苦难以托付于梦中,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无奈。
- 纵遣书何日有征鸿:即使写信也不知道何时能有鸿雁来报,增加了思念的无奈感。
- 房栊静,伴人孤寂:房间静谧,让人感到孤独。
- 唯有鸣蛩:只有蟋蟀在低鸣,进一步强调了孤独的情境。
修辞手法:
- 比喻:将黄鹂的歌声比作“百啭”,形象生动。
- 拟人:将自然景象赋予情感,例如“乍钩窗意适”。
- 对仗:如“翠盖红妆窈窕”,增强了词的音韵美。
主题思想:
诗歌通过描绘夏日的美景与内心的孤独,展现了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情感联系,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离别的惆怅。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黄鹂:象征清晨的生机与自然的美。
- 竹树:代表生命的蓬勃和自然的宁静。
- 月亮:象征思念与孤独。
- 笛声:传递情感与思念的寄托。
- 蟋蟀:象征孤独与静谧。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八声甘州》的作者是? a) 杜甫
b) 袁去华
c) 李白
d) 苏轼 -
诗中描绘的鸟是? a) 燕子
b) 黄鹂
c) 鹰
d) 燕鸥 -
“月挂梧桐”中的“月”代表什么? a) 时间的流逝
b) 思念与孤独
c) 生活的繁忙
d) 美好的回忆
答案:
- b) 袁去华
- b) 黄鹂
- b) 思念与孤独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的《如梦令》
- 辛弃疾的《青玉案·东风夜放花千树》
诗词对比:
- 袁去华《八声甘州》与李清照《如梦令》:二者都表现了对美好事物的热爱和对离别的思念,但袁去华更侧重于自然景象的描绘,而李清照则更强调内心的情感起伏。
参考资料:
- 《宋词鉴赏辞典》
- 《中国古代诗词研究》
- 《词学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