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阵子·燕子欲归时节》
时间: 2025-01-04 08:44:34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破阵子·燕子欲归时节
作者: 晏殊 〔宋代〕
燕子欲归时节,高楼昨夜西风。
求得人间成小会,试把金尊傍菊丛。
歌长粉面红。
斜日更穿帘幕,微凉渐入梧桐。
多少襟情言不尽,写向蛮笺曲调中。
此情千万重。
白话文翻译:
在燕子准备归来的季节,昨夜的西风吹拂着高楼。
希望能在人间聚会,试着把金色的酒杯放在菊花丛旁。
歌声悠长,妆容红润。
斜阳透过帘幕,微凉的气息渐渐渗入梧桐树。
多少心中情感难以言表,都写在了这曲调的笺纸上。
这种情感千千万万,无法尽述。
注释:
- 燕子欲归时节:指燕子准备归来的季节,传达出一种离别和归来的情感。
- 高楼:象征着繁华的生活和高处的孤独。
- 金尊:金色的酒杯,象征着富贵与欢聚。
- 菊丛:菊花象征着高洁,常在重阳节时饮酒赏菊。
- 襟情:指内心的情感和情怀。
- 蛮笺:古代的一种纸,常用于写诗。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晏殊(991年—1055年),字善长,号洮水,北宋著名词人、政治家,与柳永、李清照等并称。他的词风清丽、婉约,常表现出细腻的情感和深邃的哲思。
创作背景:
《破阵子·燕子欲归时节》创作于宋代,正值诗人政治生涯的中期,社会上盛行的文人雅集和对自然的感悟在他作品中有所体现。这首词描绘了一个季节变迁的时刻,透过燕子的归来反映出对生活和感情的思考。
诗歌鉴赏:
这首词以深厚的情感和细腻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在燕子归来的季节里,对人生聚散和情感寄托的感慨。开篇的“燕子欲归时节”点明了时令,生动地描绘出春夏交替的气氛,令人感受到自然的变化与生命的轮回。接着,诗人通过“高楼昨夜西风”的描写,传达出一种孤独与思念的情绪。
其中“求得人间成小会,试把金尊傍菊丛”展现了诗人渴望与友人相聚、共饮的心情,金尊与菊丛的结合,不仅是对美好时光的向往,更是对生活中乐趣的追寻。接下来的描写则转向了更为细腻的情感,透过“歌长粉面红”的意象,表现出欢聚时的愉悦与浓烈的情感。
“斜日更穿帘幕,微凉渐入梧桐”一句,描绘出夕阳的余晖和初秋的凉意,营造出一种既温暖又略带忧伤的氛围,象征着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无常。最后,“多少襟情言不尽,写向蛮笺曲调中”更是点明了内心深处复杂的情感,虽然言语难以表达,但这些情感却可以通过诗歌、旋律传递出来,使人感受到一种无法言喻的共鸣。
整首词在描写自然景色的同时,渗透着诗人对人生、友情和爱情的深刻思考,情感层次丰富,意象细腻,使得作品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燕子欲归时节:引入季节的背景,暗示着离别与归来的主题。
- 高楼昨夜西风:高楼和西风的结合,传达出一种孤寂感,仿佛在讲述昨日的思念。
- 求得人间成小会:渴望聚会,表达出对友情的向往。
- 试把金尊傍菊丛:金尊与菊丛的意象,象征着高雅与乐趣。
- 歌长粉面红:描绘了欢聚时的愉悦氛围。
- 斜日更穿帘幕:夕阳透过窗帘,暗示时间的流逝。
- 微凉渐入梧桐:初秋的微凉,营造出一种淡淡的忧伤。
- 多少襟情言不尽:内心的情感复杂,言语无法表达。
- 写向蛮笺曲调中:通过诗歌抒发情感,体现艺术的力量。
- 此情千万重:总结情感的深厚与复杂。
修辞手法:
- 比喻:如“金尊傍菊丛”,将酒杯与菊花比喻为欢乐的象征。
- 拟人:如“微凉渐入梧桐”,将自然景象赋予情感。
- 对仗:诗中有对仗的句式,如“歌长粉面红”。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自然和人情,表达了对生活的感慨,以及对友情和人生聚散的深刻思索,情感真挚而深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燕子:象征着季节的变化与归属感,承载着离别与团聚的情感。
- 高楼:象征繁华与孤独,反映诗人的心境。
- 金尊:象征富贵与欢乐,表达对聚会的渴望。
- 菊丛:象征高洁与超脱,寓意雅致的生活。
- 斜日:象征时间的流逝,暗示生命的无常。
- 梧桐:古树象征着坚韧与沉静,反映诗人的内心感受。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选择题:燕子欲归时节,诗人希望能进行怎样的聚会?
- A. 大型宴会
- B. 小型聚会
- C. 独自饮酒
- D. 无所谓
-
填空题:诗中提到的“金尊”象征着_____。
-
判断题:诗中“微凉渐入梧桐”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乐观态度。 (对/错)
答案:
- B
- 富贵与欢乐
- 错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同样描绘了自然与人情,表达了对过往的思念。
- 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探讨了人生的聚散离合,情感深邃。
诗词对比:
- 晏殊 vs. 柳永:两人都以词著称,但晏殊的词更倾向于清丽婉约,而柳永则多表现浓烈的情感与豪放的气魄。
- 作品对比:晏殊的《破阵子》与柳永的《雨霖铃·寒蝉凄切》在主题上都涉及离别与思念,但表达方式迥然不同。前者婉约细腻,后者则情感激烈。
参考资料:
- 《宋词三百首》
- 《词宗晏殊》
- 《中国古代诗词名篇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