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龙吟》
时间: 2025-01-03 23:12:10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驿楼岁暮萧条,小桃何事迎人笑。无言如诉,命暌王母,信沈青鸟。靥瘦繁霜,脂销零雨,梦寒清晓。自刘郎去后,天台路隔,知孤负春多少。今日玉骢来到。喜相逢菱花孤照。清幽谁伴,黄花告谢,芙蓉云老。早趁东风,移根换叶,脱身池沼。卜佳期,前度琴心一曲,作相思调。
白话文翻译:
在驿站的楼上,岁末时分显得格外萧条,小桃树为何在这样的时节对人微笑。它无声地诉说着,命运与王母相隔,音信被青鸟沉没。脸颊瘦削,霜花繁多,脂粉被雨水冲刷,梦在寒冷的清晨中。自从刘郎离开后,天台的路被隔断,知道辜负了多少春光。今天,玉骢马来到这里。高兴地与菱花镜中的孤影相逢。清幽的环境中,谁来作伴,黄色的花朵已经凋谢,芙蓉花也随着云彩老去。早早地趁着东风,改变根叶,脱离池沼。占卜美好的相会日期,前次弹奏的琴心一曲,化作相思的调子。
注释:
字词注释:
- 驿楼:古代供传递政府文书的人中途更换马匹或休息住宿的场所。
- 小桃:指小桃树,这里可能象征着春天的到来。
- 靥瘦:形容脸颊瘦削。
- 脂销:指脂粉被雨水冲刷掉。
- 玉骢:指骏马。
- 菱花:指菱花镜,古代女子常用的镜子。
- 黄花:指菊花,这里象征着秋天的凋零。
- 芙蓉:指荷花,这里象征着夏天的结束。
- 移根换叶:比喻改变环境或身份。
典故解析:
- 命暌王母:指命运与王母相隔,典出《汉武帝内传》,王母是神话中的女神,这里可能指与某种美好事物的隔绝。
- 信沈青鸟:青鸟是神话中传递信息的鸟,这里指音信断绝。
- 刘郎去后:刘郎可能指刘晨,传说中与阮肇一同上天台山采药的男子,这里指离别。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陈德武,宋代诗人,生平不详,但其作品多表现个人情感和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这首诗可能是在岁末时节,诗人感怀时光流逝,思念离别之人,表达了对美好时光的珍惜和对未来的期待。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是在岁末时节,诗人感怀时光流逝,思念离别之人,表达了对美好时光的珍惜和对未来的期待。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岁末驿楼的萧条景象为背景,通过小桃树的微笑、无声的诉说等细腻描绘,表达了诗人对流逝时光的感慨和对离别之人的思念。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典故,如“命暌王母”、“信沈青鸟”等,增强了诗歌的深度和艺术魅力。整首诗情感细腻,语言优美,展现了诗人对自然和人生的深刻感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驿楼岁暮萧条:描绘了岁末驿楼的冷清景象,为全诗定下基调。
- 小桃何事迎人笑:小桃树的微笑象征着春天的到来,与周围的萧条形成对比。
- 无言如诉,命暌王母,信沈青鸟:通过典故和意象,表达了与美好事物的隔绝和音信的断绝。
- 靥瘦繁霜,脂销零雨,梦寒清晓:描绘了诗人自身的憔悴和寒冷的清晨梦境。
- 自刘郎去后,天台路隔,知孤负春多少:表达了离别之人的思念和对逝去春光的遗憾。
- 今日玉骢来到:玉骢马的到来象征着新的希望和相逢的喜悦。
- 喜相逢菱花孤照:菱花镜中的孤影象征着孤独中的相逢。
- 清幽谁伴,黄花告谢,芙蓉云老:描绘了清幽的环境和凋零的花朵,表达了时光的流逝。
- 早趁东风,移根换叶,脱身池沼:比喻改变环境或身份,迎接新的生活。
- 卜佳期,前度琴心一曲,作相思调:表达了占卜美好相会日期和对离别之人的相思之情。
修辞手法:
- 拟人:如“小桃何事迎人笑”,赋予小桃树人的情感和行为。
- 比喻:如“靥瘦繁霜”,用霜花比喻脸颊的瘦削。
- 对仗:如“靥瘦繁霜,脂销零雨”,形成对仗,增强了语言的节奏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岁末驿楼萧条景象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流逝时光的感慨和对离别之人的思念,展现了珍惜美好时光和对未来期待的情感基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小桃:象征春天的到来。
- 靥瘦繁霜:象征脸颊的瘦削和寒冷。
- 脂销零雨:象征脂粉被雨水冲刷掉。
- 玉骢:象征新的希望和相逢的喜悦。
- 菱花:象征孤独中的相逢。
- 黄花:象征秋天的凋零。
- 芙蓉:象征夏天的结束。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的“小桃何事迎人笑”中的“小桃”象征着什么? A. 春天的到来 B. 秋天的凋零 C. 夏天的结束 D. 冬天的寒冷
-
诗中的“命暌王母”典故出自哪里? A. 《汉武帝内传》 B. 《山海经》 C. 《史记》 D. 《左传》
-
诗中的“信沈青鸟”中的“青鸟”象征着什么? A. 传递信息的鸟 B. 春天的到来 C. 秋天的凋零 D. 冬天的寒冷
答案:
- A
- A
-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苏轼《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表达了诗人对逝去时光的感慨和对离别之人的思念。
- 杜甫《春望》:通过对春天景物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动荡的忧虑和对和平生活的向往。
诗词对比:
- 陈德武的《水龙吟》与苏轼的《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都表达了诗人对流逝时光的感慨和对离别之人的思念,但陈德武的诗更多地运用了典故和意象,增强了诗歌的深度和艺术魅力。
参考资料:
- 《宋诗鉴赏辞典》
- 《宋代诗词选注》
-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