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虚中见赠二首》

时间: 2025-01-14 06:53:38

珊瑚明月堕微茫,春入灯花暖夜缸。

但阅玙璠来棐几,颇惭心迹倦芸窗。

云间旧是贤者隐,江夏久无清誉双。

拭目须君上霄汉,且将韵语伴澄江。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珊瑚明月堕微茫,春入灯花暖夜缸。
但阅玙璠来棐几,颇惭心迹倦芸窗。
云间旧是贤者隐,江夏久无清誉双。
拭目须君上霄汉,且将韵语伴澄江。

白话文翻译:

明亮的月光如同珊瑚一般洒落,春天的气息伴着灯下的花朵温暖着夜晚的缸。
只在这几件美玉珠宝中略微打量,不免心中惭愧,觉得自己的心迹在这芸芸众生中显得疲惫。
昔日云间本是贤者的隐居之所,而江夏却久无清白的声誉。
擦亮眼睛望君在高空之上,且将这韵语陪伴着清澈的江水。

注释:

  • 珊瑚:比喻月光,形容其明亮美丽。
  • 微茫:朦胧而微弱的状态。
  • 灯花:指灯下的花,象征春天的温暖。
  • 玙璠:美玉的名称,象征珍贵的事物。
  • :疲倦、厌倦。
  • 云间:指隐士所居之地,云雾缭绕的地方。
  • 清誉:清白的名声。
  • 霄汉:高空,天上的意思。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曹勋,宋代诗人,以其清新脱俗的诗风著称。曹勋的诗歌多表现个人情感和自然景观,常常融合哲理思考。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曹勋隐居之际,表达了他对美好事物的珍惜和对自身境遇的反思。在当时社会风气中,诗人感受到名声的流失与内心的倦怠。

诗歌鉴赏:

《和虚中见赠二首》在艺术上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对仗,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与内心的深刻感悟。诗的开头以“珊瑚明月”引入,既描绘了月光的美丽,又暗示了诗人对理想境界的追求。在“春入灯花暖夜缸”中,春天的温暖不仅是自然的变化,也是心灵的慰藉。接着,诗人通过“阅玙璠来棐几”表达了自己在美好事物面前的自惭形秽,反映了对美的向往与自身不足的对比。

接下来的“云间旧是贤者隐”则将诗人引入更深的思考,历史上贤者隐居的理想与现实中江夏的清誉缺失形成鲜明对比,表达了对理想的渴望与现实的失落。最后,诗的尾声“拭目须君上霄汉”展示了诗人对未来的期待,希望通过韵语与澄江的陪伴,找到心灵的归属。

整首诗浑然一体,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哲学思考和对美好事物的珍视,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珊瑚明月堕微茫:以珊瑚比喻月光,描绘出一种明亮却又朦胧的美感。
  2. 春入灯花暖夜缸:春天的温暖似乎融入了灯下的花朵中,营造出温馨的夜晚氛围。
  3. 但阅玙璠来棐几:诗人只看见几件美玉,显得心中有所惭愧。
  4. 颇惭心迹倦芸窗:对比众生中的疲倦,不禁感到自愧不如。
  5. 云间旧是贤者隐:云间是历史上贤者隐居的地方,表现出诗人对隐士生活的向往。
  6. 江夏久无清誉双:江夏久无清白名声,反映出对社会风气的失望。
  7. 拭目须君上霄汉:希望能看到高空中的理想,表达对未来的期待。
  8. 且将韵语伴澄江:愿意与清澈的江水相伴,流露出对自然的热爱。

修辞手法:

  • 比喻:如“珊瑚明月”比喻月光,形象生动。
  • 对仗:上下句对称,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象征:玙璠象征珍贵的事物,反映出诗人的高洁追求。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月光和春天的美景,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对内心倦怠的反思,展现了对理想生活的追求和对现实的感慨。

意象分析:

  • 月光:象征理想与追求。
  • 春天:代表生机与温暖,寓意希望。
  • 美玉:象征珍贵的事物,反映诗人的高洁情怀。
  • 云间:隐喻心灵的归属与隐士的理想。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的“珊瑚”比喻什么?
    • A. 花朵
    • B. 月光
    • C. 水流
    • D. 风
  2. “江夏久无清誉双”表达了诗人对什么的感慨?
    • A. 自身名声
    • B. 社会风气
    • C. 自然景观
    • D. 朋友关系
  3. 诗中提到的“韵语”主要指什么?
    • A. 诗词的音韵
    • B. 自然的声音
    • C. 心声
    • D. 生活的感悟

答案:

  1. B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李白的经典之作,描绘了月夜的思乡情怀。
  • 《春江花月夜》:张若虚的名篇,表现了自然与人情的和谐。

诗词对比:

  • 《月下独酌》(李白)与《和虚中见赠二首》在月色的描写上有相似之处,但李白更注重个人情感的宣泄,而曹勋则更倾向于哲思与理想的追求。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古诗词鉴赏》
  • 《中国古典诗词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