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去去西南绿篱湾,
折旋遵渚双飞还。
轻拳击水纤鳞起,
滴沥波明一带间。
白话文翻译:
离开西南的绿竹湾,
轻巧地在水边双双飞回。
轻轻地拍打水面,细小的鱼鳞跃起,
水波潺潺,阳光照耀,映出一片明亮。
注释:
字词注释:
- 去去:离去的样子,形容远去。
- 西南:方位,指西南方向。
- 绿篱湾:绿竹环绕的水湾。
- 折旋:灵活地飞舞。
- 遵渚:沿着水边的小洲。
- 轻拳:轻轻地拍打,形象生动。
- 纤鳞:细小的鱼鳞。
- 滴沥:水滴声,形容水波的声音。
- 波明:水波明亮,阳光照射下的水面。
典故解析:
此诗并没有明显的典故,但通过“绿篱湾”和“轻拳击水”可以联想到古代文人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摹,以及对闲适生活的向往。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张镃,字子贞,号愚庵,宋代诗人,以工于山水诗著称,常描写自然景观,表达个人情感。其诗风清新脱俗,细腻而富有情趣。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张镃的游览途中,可能是在某个春夏之际,作者闲游于自然之间,感受水边的宁静和生命的活力,表现了他对自然景色的热爱与享受。
诗歌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水边景象,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细腻的观察力。首句“去去西南绿篱湾”开篇即描绘出一个清新美丽的环境,绿篱湾的意象带有浓厚的乡村气息,令人向往。接下来的“折旋遵渚双飞还”,则展现了鸟儿在水边翩翩起舞的生动情景,给人一种动态的美感。
“轻拳击水纤鳞起”一句,通过轻轻拍打水面的动作,展现了水面上细小鱼鳞的闪烁,形象生动,仿佛能听到水波的声响,感受到那种细腻的美。最后一句“滴沥波明一带间”则回归到水波的明亮,描绘出阳光照射下的波光粼粼,形成了一幅宁静而明亮的画面。
整首诗以轻快的语调和细腻的描写,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热爱,传达出一种悠闲自得的生活态度,令人心生向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去去西南绿篱湾:描绘出一个宁静、美丽的环境,给人一种逃离尘嚣、回归自然的感觉。
- 折旋遵渚双飞还:展现了鸟儿在水边灵动的飞舞,生动地捕捉到了自然中的动态美。
- 轻拳击水纤鳞起:通过动作描写,表现出人与自然的和谐互动,细小鱼鳞的跃起也象征着生命的活力。
- 滴沥波明一带间:水波的声音与阳光照射的明亮形成对比,表现出宁静与生动的交融。
修辞手法:
- 比喻:没有明显的比喻,但轻拳击水形象化了动作。
- 拟人:鸟儿的动作赋予了生动的情感。
- 对仗:整首诗结构对仗工整,增强了音乐感。
主题思想:
诗歌表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传达了对自然美的热爱和对闲适生活的向往,体现了诗人追求宁静与自由的生活态度。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绿篱:代表自然的美丽与丰饶。
- 双飞:象征着自由与快乐。
- 轻拳:表现出人与自然的亲密关系。
- 纤鳞与波明:细致入微地描绘了水面的活力与宁静,象征生命的灵动与美好。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去去西南绿篱湾”中,“绿篱”指的是: A. 绿树
B. 绿竹
C. 绿草
D. 绿水 -
诗中“轻拳击水纤鳞起”表现了什么? A. 鱼的跃起
B. 鸟的飞翔
C. 水的流动
D. 风的吹拂 -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态度是: A. 忧伤
B. 向往
C. 失望
D. 愤怒
答案:
- B
- A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陶渊明《饮酒》:同样描绘了田园生活的宁静与美好。
- 王维《山居秋暝》:通过自然景色表达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诗词对比:
- 张镃的《鸥渚偶成》与王维的《鸟鸣涧》同样描绘了自然界的生动场景,但前者更多的是轻快的情绪,后者则表现出一种深沉的宁静。两首诗都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但情感基调有所不同。
参考资料:
- 《宋代诗人选》
- 《古诗词鉴赏指南》
- 《张镃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