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徐云叟赋桃源无脚桥》
时间: 2025-01-08 23:36:49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次徐云叟赋桃源无脚桥 洪咨夔 〔宋代〕
经始西风八月秋,桃花春涨已无忧。 横飞洛道虚空度,直放银河自在流。 倚岸斜看疑是洞,循坡稳上认为楼。 遍物吴蜀今才识,却笑浮桥谩造舟。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秋天的景象,西风吹拂,八月秋高气爽,桃花盛开,春水涨满,已无担忧。诗中描绘的桥横跨在虚空中,仿佛在洛道上飞翔,又像银河自由流淌。站在岸边斜看,怀疑那是一个洞穴,沿着坡道稳稳上行,却以为是楼阁。诗人感慨,直到今天才真正认识到吴蜀地区的景物,嘲笑那些浮桥和造舟的徒劳。
注释:
- 经始:开始,起始。
- 西风:秋风。
- 桃花春涨:桃花盛开的春天,河水上涨。
- 无忧:没有忧虑。
- 横飞洛道:形容桥横跨在空中,如同在洛道上飞翔。
- 虚空度:穿越虚空。
- 直放银河:比喻桥的壮丽,如同银河直泻。
- 自在流:自由流淌。
- 倚岸斜看:站在岸边斜着看。
- 疑是洞:怀疑那是一个洞穴。
- 循坡稳上:沿着坡道稳稳上行。
- 认为楼:以为是楼阁。
- 遍物吴蜀:指吴蜀地区的景物。
- 今才识:今天才真正认识到。
- 却笑浮桥谩造舟:嘲笑那些浮桥和造舟的徒劳。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洪咨夔(约1176-1236),字舜俞,号平斋,南宋诗人、文学家。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善于描绘自然景物和表达个人情感。这首诗是他在游历吴蜀地区时,对当地景物的感慨和赞美。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洪咨夔在游历吴蜀地区时所作,通过对当地景物的描绘,表达了他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对人工建筑的轻蔑。诗中的“无脚桥”可能是指当地的一种特殊桥梁,而“浮桥谩造舟”则是对人工建筑的讽刺。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秋天的景象为背景,通过对桃花、桥、洞、楼等意象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对人工建筑的轻蔑。诗中的“横飞洛道虚空度,直放银河自在流”等句,运用了夸张和比喻的修辞手法,形象生动地描绘了桥的壮丽景象。而“倚岸斜看疑是洞,循坡稳上认为楼”则通过对比和转折,增强了诗歌的意境和情感表达。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工建筑的轻蔑。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经始西风八月秋,桃花春涨已无忧。
- 这句诗描绘了秋天的景象,西风吹拂,桃花盛开,春水涨满,已无担忧。
- 横飞洛道虚空度,直放银河自在流。
- 这句诗运用了夸张和比喻的修辞手法,形象生动地描绘了桥的壮丽景象,如同在洛道上飞翔,又像银河自由流淌。
- 倚岸斜看疑是洞,循坡稳上认为楼。
- 这句诗通过对比和转折,增强了诗歌的意境和情感表达,站在岸边斜看,怀疑那是一个洞穴,沿着坡道稳稳上行,却以为是楼阁。
- 遍物吴蜀今才识,却笑浮桥谩造舟。
- 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吴蜀地区景物的感慨和赞美,直到今天才真正认识到,嘲笑那些浮桥和造舟的徒劳。
修辞手法:
- 比喻:如“横飞洛道虚空度,直放银河自在流”中的“横飞洛道”和“直放银河”,形象地描绘了桥的壮丽景象。
- 夸张:如“横飞洛道虚空度”中的“虚空度”,夸张地表现了桥的横跨之姿。
- 对比:如“倚岸斜看疑是洞,循坡稳上认为楼”中的“疑是洞”和“认为楼”,通过对比增强了诗歌的意境。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对人工建筑的轻蔑。诗中的“无脚桥”和“浮桥谩造舟”等意象,体现了诗人对自然与人工的对比思考,强调了自然之美胜于人工之巧。
意象分析:
- 桃花:象征春天和生机。
- 桥:象征连接和跨越。
- 洞:象征神秘和未知。
- 楼:象征高远和壮丽。
- 浮桥:象征人工建筑的徒劳。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的“横飞洛道虚空度”描绘的是什么景象? A. 桥的壮丽 B. 洞的神秘 C. 楼的壮丽 D. 舟的徒劳 答案:A
-
诗中的“却笑浮桥谩造舟”表达了诗人对什么的态度? A. 自然美景 B. 人工建筑 C. 吴蜀地区 D. 秋天景象 答案:B
-
诗中的“倚岸斜看疑是洞”中的“疑是洞”是什么意思? A. 怀疑那是一个洞穴 B. 确定那是一个洞穴 C. 怀疑那是一个楼阁 D. 确定那是一个楼阁 答案: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春望》:通过对春天景物的描绘,表达了对国家命运的忧虑。
- 王维的《山居秋暝》:通过对山居秋景的描绘,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隐居生活的向往。
诗词对比:
- 杜甫的《春望》与洪咨夔的《次徐云叟赋桃源无脚桥》:两首诗都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不同的情感和思考。杜甫的诗更多表达了对国家命运的忧虑,而洪咨夔的诗则更多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对人工建筑的轻蔑。
参考资料:
- 《宋诗选注》
- 《洪咨夔诗集》
- 《中国古代诗歌鉴赏辞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