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胡仲威文藁》
时间: 2025-01-04 07:20:54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题胡仲威文藁
作者:刘克庄
熟读执事文,恍如入宝山。
瑰异千万种,一一无可删。
瑶草既俯拾,珠树亦仰攀。
美玉不知数,照映穹壤间。
大者中圭瓒,小者堪佩环。
居然郊庙器,胡为委荆菅。
嗟余颇识宝,对之清涕潸。
携寘蔀屋内,虹气惊市阛。
常恐阳虎辈,窃去亡繇还。
何当变姓名,袖出函谷关。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在阅读胡仲威的文稿时产生的深刻感受,仿佛进入了一个宝藏的山谷,文中所蕴含的奇珍异宝让人目不暇接,无法删减。诗人提到,瑶草可以随意拾取,珠树也能仰首攀摘,象征着文才的丰富和多样。美玉的数量无法估计,映照在天地之间。大到中间的圭瓒,小到佩戴的环饰,都属于郊庙的器物,为什么要将它们弃置于荆棘中呢?诗人感叹自己对这些宝贵的文学作品有所识别,因此不禁流下了清泪。他将这些文稿带回屋内,仿佛惊动了市集的虹气。常常担忧那些阳虎之辈会窃取这些珍贵的文稿,何时才能改名换姓,带着它们走出函谷关。
注释
- 执事文:指正式的文书或文件。
- 瑰异:奇特的事物。
- 瑶草:美丽的草。
- 珠树:象征着珍贵的文才。
- 圭瓒:古代的一种礼器。
- 荆菅:荆棘,象征困境或不当之地。
- 阳虎:指那些心怀不轨的人。
- 函谷关:古代著名的关口,象征通往外界的出路。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刘克庄,字季高,号天池,宋代诗人,晚唐诗风影响下的文学家,以豪放激昂的风格著称。他的作品多关注社会现象,表现个人情感。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作者对胡仲威文稿的阅读体验中,反映了对文学作品的热爱与珍视。时代背景下,文人对文化的重视,使得此诗充满了对文才的追求与渴望。
诗歌鉴赏
刘克庄在这首诗中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意象,表达了他对文学作品的珍视与热爱。诗的开头便设定了一个宝山的意象,暗示文学的丰富多彩、价值连城。接着,诗人以“瑰异千万种”来形容文中所展现的奇珍异宝,表现出对文学的无尽赞美。通过“瑶草既俯拾,珠树亦仰攀”,诗人展示了文学的可接近性与诱惑力。
接下来的几句,则通过对美玉的描述,进一步强调了文学的珍贵。诗人感叹自己虽识得宝贵的文学作品,却因“胡为委荆菅”而感到惋惜,表达了对文学被忽视的忧虑。
最后几句通过“阳虎辈”与“袖出函谷关”的对比,展现了诗人对盗取文学成果的不安与对自由的渴望。这种情感在诗的结尾达到高潮,令人深思。整首诗不仅表现了对文学的热爱,也蕴含着对文化传承的思考,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与思想深度。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熟读执事文:表示对文稿的深入阅读。
- 恍如入宝山:形容阅读时的愉悦感受。
- 瑰异千万种:表明文中内容的丰富多样。
- 一一无可删:强调每一部分都不可或缺。
- 瑶草既俯拾,珠树亦仰攀:象征文学的易得与珍贵。
- 美玉不知数:形容文学的无量与美丽。
- 大者中圭瓒,小者堪佩环:对文才的各种表现形式。
- 居然郊庙器,胡为委荆菅:表明对文学作品被轻视的惋惜。
- 嗟余颇识宝, 对之清涕潸:表达了对文学的情感与流泪。
- 携寘蔀屋内:将珍贵文稿带回家中。
- 虹气惊市阛:意象生动,表现出文学的影响力。
- 常恐阳虎辈:担忧不法之徒的窃取。
- 何当变姓名:渴望自由与文学的传播。
修辞手法
此诗使用了隐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增强了诗的表现力。例如“宝山”与“阳虎”分别代表文学的珍贵和对盗窃者的警惕,形成鲜明对比。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文学作品的珍视,表现出对文化的热爱与传承的渴望,同时也反映出对社会不良风气的担忧,具有深远的社会意义。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宝山:象征文学的丰富与珍贵。
- 瑶草:象征美丽的诗词。
- 珠树:代表珍贵的文才。
- 美玉:象征文学的高雅与价值。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瑰异”指的是什么?
A. 平凡的事物
B. 奇特的事物
C. 普通的文学 -
诗人对文学的态度是?
A. 无所谓
B. 珍视与热爱
C. 轻视 -
“阳虎辈”是指?
A. 文人
B. 盗贼
C. 志士
答案:1-B;2-B;3-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将进酒》
- 杜甫《春望》
诗词对比
与李白的《将进酒》相比,刘克庄的《题胡仲威文藁》更注重对文学作品的珍视和忧虑,而李白则表现出对人生乐观洒脱的一面。这两首诗反映了不同的情感基调与时代背景。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文学史》
- 《诗词鉴赏辞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