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何斯举黄州秋居杂咏次其韵》

时间: 2025-01-19 21:44:17

少年去国时,不忍轻出昼;晚归补省郎,但觉惭列宿。

人岂不自揣,幸矣老云岫;知止讵敢希,要且避嘲诟。

谁将有限身,遗臭古今宙?

人诛虽或逃,阴阳将汝寇。

意思解释

读何斯举黄州秋居杂咏次其韵

原文展示

少年去国时,不忍轻出昼晚归。
补省郎,但觉惭列宿。
人岂不自揣,幸矣老云岫知止讵敢希?
要且避嘲诟。
谁将有限身,遗臭古今宙?
人诛虽或逃,阴阳将汝寇。

白话文翻译

少年时离开故乡,不忍心在白天轻易外出,晚上又归得很晚。
如同补省的郎官,只觉惭愧于与星宿的列队。
人难道不自我反省吗?幸好老云岫知道知止,岂敢奢望名利?
只想避开世俗的嘲讽和责难。
谁会将这有限的身躯,留给世间遗臭?
人虽可能逃避惩罚,阴阳的审判终究会降临。

注释

字词注释

  • 轻出:轻易外出。
  • 补省郎:指的是补任的官员,常常是名声不显的角色。
  • 惭列宿:“列宿”指星宿,意为与星星并列的荣耀,惭愧于不能与之相提并论。
  • 老云岫:这里指代老年人,代表一种知足和安于现状的境界。
  • 阴阳:指阴间与阳间的审判,常与生死相关。

典故解析

  • 云岫:在古代诗词中,云岫常被用来象征隐逸的生活和对世俗名利的超脱。
  • 列宿:列宿在古代文化中象征着荣耀和成就,这里用以反衬自己的自卑。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陆游(1125年-1210年),字务观,号放翁,南宋著名的爱国诗人和词人。他的诗歌以豪放、激昂著称,常常表达对国家和民族的忧虑与热爱。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陆游晚年,他身处动荡的时代,国破家亡,心中对故国的思念与无奈交织,诗中透露出他对个人命运的深思和对名利的冷漠。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少年时代的回忆,表达了诗人对名利的淡泊和对人生的深刻反思。开头提到的“少年去国时”,道出了作者年少离乡的心情,充满了对故土的眷恋与不舍。接下来的“惭列宿”不仅展现了他对个人成就的自卑,也反映出当时社会对官员的高要求。作者自我反省,意识到物质名利的短暂与虚幻,因此选择了避世而居,追寻内心的宁静。

诗中对“老云岫”的提及,隐含着诗人对老年生活的理想和对现世纷扰的超然态度。最后两句则以阴阳的对立,强调了无论人世如何逃避,最终都无法逃脱生死的审判,表达了对生命有限的深刻理解与对未来不可知的忧虑。

整首诗以简练的语言和深邃的哲思,传达了一种对人生的理性思考,既有对过往的追忆,也有对现状的反思,流露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无奈。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少年去国时,不忍轻出昼晚归:回忆少年时离开故乡的情景,因思念故土而不愿轻易外出。
  2. 补省郎,但觉惭列宿:身为补任的官员,心中惭愧,无法与星辰并列。
  3. 人岂不自揣,幸矣老云岫知止讵敢希:人难道不自我反思吗?老年人知足常乐,何敢奢求名利?
  4. 要且避嘲诟:只想避开世俗的嘲讽与责难。
  5. 谁将有限身,遗臭古今宙:谁愿意将有限的生命留给世间,留下恶名?
  6. 人诛虽或逃,阴阳将汝寇:人虽可能逃避惩罚,阴阳的审判总会降临。

修辞手法

  • 比喻:将人生比作星辰的排列,强调个人成就的相对性。
  • 对仗:全诗句式工整,形成对称美感。
  • 反问:通过反问引发读者思考,加深诗意。

主题思想

整首诗歌的中心思想是对名利的超脱与对生命有限的深刻认识,展现了诗人对世俗的冷漠和对内心宁静的向往。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少年:代表纯真与梦想。
  • 列宿:象征荣耀与成就。
  • 云岫:隐喻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 阴阳:生死与命运的审判。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人陆游生活在哪个朝代?

    • A. 唐代
    • B. 宋代
    • C. 明代
  2. 诗中提到的“补省郎”指的是什么?

    • A. 一种官职
    • B. 一种职业
    • C. 一种学问
  3. 诗中“老云岫”象征着什么?

    • A. 人生的无常
    • B. 对名利的追求
    • C. 对世俗的超然

答案

  1. B
  2. A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登高》
  • 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

诗词对比

比较陆游的诗与李白的《将进酒》。两者都表达了对人生的思考,但陆游更强调对名利的超脱,而李白则更倾向于享受当下的豪情。

参考资料

  • 陆游诗集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宋代文学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