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即事 其一
野径孤横雪外枝,
岁寒了不受春知。
世间所谓奇男子,
除却梅花更是谁。
白话文翻译:
在野外的小路上,孤独地横跨着雪覆盖的枝头,
寒冬的岁月已经过去,却无人知晓春天的来临。
世间所称的奇才男子,
除了梅花之外,谁又能比得上呢?
注释:
字词注释:
- 野径:指的是田野间的道路。
- 孤横:孤独地横跨,形容树枝伸展的状态。
- 岁寒:寒冷的季节,指冬天。
- 不受春知:春天的到来无人知晓。
- 奇男子:指特别杰出的人物。
- 梅花:象征高洁、坚韧的品格。
典故解析:
梅花在中国文学中常被用来象征坚韧和高洁,尤其是在严寒的冬季仍然绽放,体现了志向和品德。作者以梅花为典型,表达了对真正优秀品质的追求。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方岳,字宪之,号白云,宋代诗人,擅长诗词,作品多以咏物抒怀为主,风格清新脱俗,常以自然景物表达情感。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方岳的隐居生活,反映了他对自然的观察和对人生态度的思考。诗中通过梅花体现了他对品德和才华的追求,寄托了对世间杰出人物的赞美。
诗歌鉴赏:
《即事 其一》展现了方岳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对自然的敏锐观察。首句“野径孤横雪外枝”,描绘了一个寂静的冬季场景,野径与雪枝相结合,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孤独的氛围。这种孤独正是寒冬的特征,突显了自然的严酷与美丽。第二句“岁寒了不受春知”则表达了春天即将来临,但却无人察觉的淡淡忧伤,仿佛在暗示人们对时光流逝的无奈与忽视。
接下来的两句“世间所谓奇男子,除却梅花更是谁”,点明了诗的主题。方岳通过梅花的意象,强调了在严寒中绽放的高洁品格,认为这样的品质才是真正的“奇男子”。整首诗在结构上简洁而有力,情感上既有对自然的赞美,也有对人性光辉的追求,体现了诗人高尚的情操与独特的审美观。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野径孤横雪外枝:描绘了一个孤独的冬日场景,表现出自然的冷清。
- 岁寒了不受春知:暗示时间的流逝与对春天的期待,表现了人们对春天无知的无奈。
- 世间所谓奇男子:引入“奇男子”的概念,提出对优秀品质的思考。
- 除却梅花更是谁:梅花作为象征,突显了其独特的优秀品质。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梅花比作优秀的人物,强调其坚韧高洁。
- 对仗:前后句对仗工整,增强了诗的音乐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坚韧不拔品格的赞美,强调在恶劣环境中仍能傲然绽放的精神,传递出一种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雪:象征寒冷与孤独。
- 梅花:象征坚韧、高洁的品格,是诗中最重要的意象。
文化内涵与象征意义:
梅花在中国文化中常被视为坚韧与高洁的象征,正如诗人所表达的那样,只有在逆境中仍能保持自我的人,才是真正的“奇男子”。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奇男子”指的是谁?
- A. 梅花
- B. 诗人
- C. 世间的优秀人物
-
“岁寒了不受春知”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对春天的渴望
- B. 对时光流逝的无奈
- C. 对冬天的喜爱
-
诗中“白话文翻译”部分,哪一句是对“野径孤横雪外枝”的翻译?
- A. 在野外的小路上,孤独地横跨着雪覆盖的枝头
- B. 雪花飘落在大地上
- C. 寂静的冬日里
答案:
- C
- B
-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陆游的《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 王安石的《梅花》
诗词对比:
陆游的《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同样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与对理想状态的追求。两首诗都运用了自然意象来反映诗人的情感,但方岳更加集中于梅花这一特定意象,体现了其独特的审美视角。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歌鉴赏辞典》
- 《梅花的文化象征与意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