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佥判取苏黄门图史园囿文章鼓吹之语为韵见贻辄复赓载 其二》
时间: 2025-01-04 08:50:52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肮脏自山林,伊优自朝市。
是耶其非欤,一笑付图史。
纷华勿与战,深沟闭坚垒。
岁月曾几何,折北俱披靡。
问君胡能然,待以不争耳。
北山有微行,聊足屣吾履。
未莎者维菊,未棘者维杞。
撷之复湘之,寒绿冰人齿。
秋声在树间,饷我一睡美。
谁其惊周公,山鸟亦逝矣。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山林清幽与朝市喧嚣的对比,提出了对社会纷扰的淡然态度。诗人对纷华的追逐表示不屑,希望能与自然和谐相处,反思岁月的流逝与内心的宁静。诗中提到北山的小路,表达了简单而真实的生活方式,诗人用采菊、采杞的意象,展现了与自然融为一体的理想。最后,诗人感叹秋声四起,期望在这宁静中享受美好的一觉,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对人生的感慨。
注释:
- 肮脏:指自然中的原始状态。
- 伊优:指朝市繁华、喧闹的状态。
- 图史:可能指历史的记录或传说。
- 纷华:形容繁华的景象,通常带有贬义。
- 深沟闭坚垒:比喻社会的隔阂和防备。
- 岁月曾几何:感叹时间的流逝。
- 北山:象征宁静、自然的地方。
- 未莎者维菊:指尚未采摘的菊花。
- 寒绿冰人齿:比喻自然环境的清冷和纯净。
- 秋声:指秋天的声音,象征着季节的变化。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方岳,宋代诗人,擅长诗词,风格独特,多有自然描写与哲理思考。其作品常常反映对社会现象的独立思考。
创作背景:方岳生活在宋代,社会背景复杂,诗人常通过自然景观表达对人世纷扰的反思与超脱,追求内心的宁静与和谐。
诗歌鉴赏:
这首诗展现了方岳对自然与人世之间关系的深刻思考,诗中通过对比肮脏的山林与优雅的朝市,表达了对物质繁华的反思和对自然纯粹的向往。诗人抛下世俗的纷争,选择与自然相伴,显示出一种超然的生活态度。尤其是“岁月曾几何”的感叹,揭示了人生短暂与时间流逝的主题,令人产生深刻的共鸣。
整首诗在用词上简练而富有哲理,诗人用“深沟闭坚垒”来隐喻人际间的隔阂与防备,反映了对社会现状的批判。而在描绘自然的意象上,诗人提到“未莎者维菊,未棘者维杞”,展现了一种自然和谐的生活态度,表达了对单纯生活的向往。
最后一句“谁其惊周公,山鸟亦逝矣”,则是对历史的思考,暗示了即使是伟人如周公,也难逃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无常,进一步深化了全诗的主题。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肮脏自山林:形容自然的原始状态。
- 伊优自朝市:对比朝市的繁华与山林的肮脏。
- 是耶其非欤:提出对比的疑问。
- 一笑付图史:以笑对待历史的纷争。
- 纷华勿与战:不与繁华争斗。
- 深沟闭坚垒:暗喻人与人之间的隔阂。
- 岁月曾几何:感叹时间的流逝。
- 折北俱披靡:北方的事物也难逃时间的侵蚀。
- 问君胡能然:质问对方为何如此。
- 待以不争耳:听任其自然,不争抢。
- 北山有微行:北山的小道。
- 聊足屣吾履:满足于简单的生活。
- 未莎者维菊:未采摘的菊花。
- 未棘者维杞:未采摘的杞子。
- 撷之复湘之:采摘后再回归自然。
- 寒绿冰人齿:自然的清冷。
- 秋声在树间:秋天的声音。
- 饷我一睡美:希望在宁静中美梦。
- 谁其惊周公:谁能惊动伟人。
- 山鸟亦逝矣:鸟儿也随时间而去。
-
修辞手法:
- 比喻:用自然景象比喻人的内心世界。
- 对仗:如“未莎者维菊,未棘者维杞”,整齐而富有韵律。
-
主题思想:全诗通过自然与人世的对比,探讨内心的宁静与社会的纷扰,表达对简单生活的向往和对时间流逝的感慨。
意象分析:
- 肮脏:象征原始与自然。
- 朝市:象征繁华与世俗。
- 北山:象征宁静与和谐。
- 菊、杞:象征自然的纯粹与简单生活。
- 秋声:象征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无常。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人通过什么对比来表达对自然的向往?
- A. 山林与朝市
- B. 白天与黑夜
- C. 春天与冬天
-
诗中提到的“深沟闭坚垒”暗示了什么?
- A. 自然的美丽
- B. 人际关系的隔阂
- C. 时间的流逝
-
“岁月曾几何”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对未来的期待
- B. 对时间流逝的感叹
- C. 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答案:
- A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山居秋暝》
- 李白《将进酒》
诗词对比:
- 在王维的《山居秋暝》中,同样运用了自然景象来表达内心的宁静,与方岳的诗有异曲同工之妙,但王维更多地强调了孤独的美感,而方岳则更关注于人与自然的融合与和谐。
参考资料:
- 《宋代诗词选》
- 《古诗词鉴赏指南》
- 《方岳作品全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