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谒金门
作者: 赵彦端 〔宋代〕
春不尽,处处与情相趁。
谁道刘郎家恁近。
一年花不问,双剪画罗春胜。
今夜月圆如镜,怎得酒阑心易定。
试将金液镇。
白话文翻译
春天是无止境的,到处都是与情感相伴随的景象。
谁说刘郎的家离这里如此之近呢?
一年四季的花朵不再询问,双剪的画罗让春天更加美好。
今夜的月亮如同明镜一般圆满,怎么能让酒阑下的心情轻易稳定?
不妨试着用美酒来镇定心情。
注释
- 春不尽:春天没有尽头,意指春天的景色永远存在。
- 刘郎:指的是刘郎,这里可能指的是某个情人或特定的人物,常用来代表青年。
- 一年花不问:一年四季的花朵不再询问,表达春天的永恒之美。
- 双剪画罗:指双剪的绣花罗,形容春天的美丽景象。
- 金液:指美酒,象征着欢愉与情感的寄托。
典故解析
“刘郎”常被用来指代年轻的男子,与“桃花”相结合,通常象征爱情与青春。诗中的“月圆如镜”描绘了一个美好的夜晚,暗示着团圆与幸福的情感。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赵彦端是宋代诗人,以清新自然的诗风著称,作品多描写山水风光和人情世态。他的诗常蕴含着浓厚的个人情感和细腻的观察。
创作背景
《谒金门》创作于春天,诗人将春天的美丽与个人情感结合,表达了对美好时光和爱情的向往。
诗歌鉴赏
《谒金门》是一首充满春天气息的词作,诗人通过春天的无尽与花开的美好,表达了对美好情感的渴望与期盼。首句“春不尽,处处与情相趁”便将读者带入了一个生机勃勃的春季,情感在春色中愈加浓烈。诗中提到的“刘郎”则暗示着一种年轻的爱情期待,增强了情感的亲切感与生活气息。
接下来,诗人通过描绘“一年花不问”的景象,来表现春天的恒久与美丽,而“今夜月圆如镜”则进一步加深了这种情感的意象,仿佛在呼唤着一种团圆与共享的美好。整首诗在描绘自然美的同时,也在探讨人心的复杂,最后以“试将金液镇”收尾,展现了对美酒的依赖,似乎在试图借助饮酒来平抚内心的波动。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春不尽”:春天的美好与情感交织,象征着生命的延续。
- “处处与情相趁”:到处充满了情感,人与自然相融。
- “谁道刘郎家恁近”:质疑别人对爱的距离感,暗示情感的亲密。
- “一年花不问”:象征着四季的美丽常在,表达对时间的感慨。
- “双剪画罗春胜”:用细腻的画面描绘春天的胜景。
- “今夜月圆如镜”:月亮的圆满象征着团圆和幸福。
- “怎得酒阑心易定”:通过饮酒来安抚内心的波动。
- “试将金液镇”:用美酒来平抚心情,展现一种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月亮比喻为“如镜”,增强了意象的清晰感。
- 对仗:如“春不尽”和“花不问”,对称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主题思想: 诗歌表达了对春天的热爱与对爱情的渴望,展现了一种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意象分析
- 春:象征生机与希望,代表生命的延续。
- 花:象征爱情与美好,常用于描绘青春的美丽。
- 月亮:象征团圆与幸福,常用来表达思念和情感的寄托。
- 酒:象征欢愉与解忧,表现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春不尽”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 A. 失落
B. 希望
C. 绝望
答案:B -
“今夜月圆如镜”中的“月圆”象征着什么? A. 孤独
B. 团圆
C. 黑暗
答案:B -
诗中提到的“金液”指代的是? A. 美酒
B. 美食
C. 银器
答案: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宋代李清照的《如梦令》
- 唐代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
诗词对比:
- 《谒金门》与李清照的《如梦令》,两者均表现了对春天的热爱,但《如梦令》更侧重于个人情感的细腻描绘,而《谒金门》则在自然景象与情感的结合上更具表现力。
参考资料
- 《宋词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辞典》
- 《赵彦端研究》
通过对《谒金门》的深入解析,读者可以更好地理解诗人的情感,感受自然与人心的交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