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菩萨蛮
雨声不断垂檐竹。
清歌唤起清眠熟。
洞户有余花。
同倾细细霞。
酒行如过雨。
雨尽风吹去。
吹去复盈杯。
一春能几回。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雨声不断地落在屋檐下的竹子上,清脆的歌声唤醒了熟睡中的人。在窗户旁还有残余的花朵,细腻的霞光洒落。酒杯中的酒就像是经历过雨水一般,等到雨停风吹过,酒杯又再度满盈。春天的时光,一年能有几次呢?
注释:
- 垂檐竹:屋檐下的竹子,形容雨声滴落的场景。
- 清歌:清脆动听的歌曲,代表着春天的生机。
- 余花:残存的花朵,表示春天的美好与短暂。
- 细细霞:细腻的霞光,形容夕阳的美景。
- 酒行如过雨:比喻酒的流动如同雨水一般,流畅而自然。
- 风吹去:指风吹走雨后的潮湿,留下清新的空气。
- 复盈杯:再次满杯,象征着春天的欢愉与饮酒的乐趣。
- 一春能几回:反映出对春天短暂的感慨。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赵彦端,宋代词人,其作品多描绘生活中的细节,表达对自然的热爱和人情的思考,风格清新自然。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春季,诗人在雨后感受到大自然的生机与美好,借助酒和春天的意象表达对生活的热爱与珍惜。
诗歌鉴赏:
《菩萨蛮》是一首细腻而富有情感的词作,整体氛围清新宜人。诗中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春雨过后的恬静和生机,雨声、清歌、余花、细霞、酒等意象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幅生动的春日图景。诗人用雨声唤醒沉睡的心灵,显示出春天的魅力和生命的活力。
从结构上看,诗歌采用了对仗的手法,如“雨声不断”与“清歌唤起”,形成了节奏感,增强了诗的音乐性。每一句都蕴含着丰富的情感和哲理,反映了诗人对春天的珍视和对生活的热爱。
在意象上,诗歌中的“雨”与“酒”形成了鲜明的对比,雨象征着自然的滋润,而酒则代表了生活的欢愉。诗中提到的“吹去复盈杯”,寓意着人生的起伏与循环,暗示着无论经历何种风雨,生活依然可以是丰盈和快乐的。
整首诗在轻快的节奏中流露出淡淡的忧伤,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令人思绪万千,回味无穷。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雨声不断垂檐竹:描绘了细雨悄然落下,竹子在雨声中显得生机勃勃。
- 清歌唤起清眠熟:清晨的歌声唤醒了沉睡的人,象征着春日的生机。
- 洞户有余花:窗户旁的花朵,寓意着春天的余韵。
- 同倾细细霞:霞光洒落,呈现出温柔的春天景象。
- 酒行如过雨:酒的流动如同雨水,轻松自然。
- 雨尽风吹去:雨停后,风轻轻吹过,清新而宁静。
- 吹去复盈杯:风吹走了雨水,酒杯又满,象征着生活的美好。
- 一春能几回:感叹春天的短暂,珍惜当下。
修辞手法:
- 比喻:将酒比作雨,形象地表达出酒的流动和轻松。
- 对仗:全诗结构严谨,形成了和谐的音韵效果。
- 拟人:将自然现象赋予人的情感,使得景物更加生动。
主题思想:
全诗表达了对春天的热爱和对生活的珍惜,反映了人们在大自然中寻找快乐与宁静的心理。通过对雨水、酒杯和春天的描绘,传达了生命的循环与变迁,引发人们对时光流逝的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雨:象征滋润、生命与希望。
- 竹:代表坚韧与清雅。
- 歌:象征欢愉与生命力。
- 花:象征美好与短暂。
- 酒:象征生活的享受与欢愉。
- 风:象征变幻与流动。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雨声不断垂檐竹”中的“竹”象征什么?
- A. 坚韧
- B. 脆弱
- C. 暴躁
- D. 冷漠
-
诗中“清歌唤起清眠熟”的意思是?
- A. 唤醒沉睡
- B. 让人感到悲伤
- C. 让人安静
- D. 让人入睡
-
“一春能几回”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对春天的热爱
- B. 对春天的无奈
- C. 对春天的厌恶
- D. 对春天的期待
答案:
- A
- A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的《如梦令》
- 苏轼的《水调歌头》
诗词对比:
《如梦令》与《菩萨蛮》:两者都表现了对春天的赞美,但《如梦令》更具细腻的情感,而《菩萨蛮》则更显清新自然。
参考资料:
- 《宋词三百首》
- 《中华诗词大观》
- 《古典诗词鉴赏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