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字木兰花》

时间: 2025-01-06 04:19:48

绿阴红雨。

黯淡衣裳花下舞。

花月佳时。

舞破东风第几枝。

一杯相属。

从灺尊前三四烛。

酒尽花阑。

京洛风流仔细看。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减字木兰花
作者: 赵彦端 〔宋代〕

绿阴红雨。黯淡衣裳花下舞。
花月佳时。舞破东风第几枝。
一杯相属。从灺尊前三四烛。
酒尽花阑。京洛风流仔细看。


白话文翻译:

在绿荫和红雨中,身着素衣的人在花下翩翩起舞。
花好月圆的美好时光,几枝花在东风中被舞动得摇曳不定。
一杯酒在手,烛光下点燃三四支蜡烛。
酒已喝尽,花已凋零,京洛的风流人物请仔细欣赏。


注释:

字词注释:

  1. 绿阴:指树木繁茂、形成的阴影。
  2. 红雨:用来形容花瓣如雨般飘落,或指花的颜色。
  3. 黯淡:这里指颜色素雅,不艳丽。
  4. 佳时:美好的时光。
  5. 舞破:舞动得极为欢快。
  6. 相属:指相互交杯,分享酒意。
  7. 灺尊:古代的酒杯。
  8. 京洛:指京城与洛阳,象征繁华的地方。

典故解析:

  • 东风:象征春天的到来和万物复苏。
  • 花月佳时:是古代文人常用来描绘美好时光的意象,象征着良辰美景。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赵彦端,宋代诗人,以其细腻的情感和优雅的风格著称。他的诗多描写自然景色及人间情感,常常融入个人的生活体验。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宋代,正值诗人对生活的感悟与对美好时光的珍惜。它表现了诗人对春天景色的赞美与对饮酒作乐的欢愉情怀。


诗歌鉴赏:

这首《减字木兰花》展现了诗人对春天美好时光的热爱与对生活享受的渴望。全诗通过“绿阴红雨”描绘出春天的生机,展现了自然的美丽。接着“黯淡衣裳花下舞”中,诗人通过一位身穿素衣的人物描绘出一种清新脱俗的气质,传达出在繁花似锦下的舞动是多么的悠然自得。

而“舞破东风第几枝”则通过舞动的花枝,表现出春风的轻柔与舞者的欢快,似乎在说春天是生命的舞台,花开花落皆是风景。接下来的“一杯相属”,则让人感受到饮酒的快乐与人与人之间的亲密关系,营造出一种温馨的氛围。

最后“酒尽花阑”一句,仿佛是对美好时光的感叹,酒杯已空,花也已落,留给人的只是短暂的回忆,令人倍感惆怅。而“京洛风流仔细看”,则提醒人们珍惜眼前的美好,细细品味生活中的风流人物与美丽景象。

整首诗流畅自然,意蕴深远,既有对春天的赞美,也有对人生短暂的感慨,体现了诗人细腻的情感与哲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绿阴红雨:初春的景象,绿树成荫,花瓣如雨,充满生机。
  2. 黯淡衣裳花下舞:素雅的衣着在花下翩翩起舞,传达出一种清新自然的美感。
  3. 花月佳时:美好的时光,花开月圆,象征着人生最美好的瞬间。
  4. 舞破东风第几枝:舞动的姿态让花枝随风摇曳,展现出生命的欢愉。
  5. 一杯相属:饮酒时的亲密,体现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交流。
  6. 从灺尊前三四烛:烛光映照下的情景,营造出温暖的氛围。
  7. 酒尽花阑:酒已喝尽,花也已落,暗示着美好时光的短暂。
  8. 京洛风流仔细看:最后呼唤人们珍惜身边的美好,不要错过生活中的风流人物。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春天的景象比作舞动的人,生动形象。
  • 拟人:舞破东风,赋予动作以生命,增强了画面的动感。
  • 对仗:如“绿阴红雨”与“酒尽花阑”,形成和谐的音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在于珍惜美好时光,享受生活的乐趣,同时也流露出对短暂人生的感慨。春天的美景与饮酒的欢乐让人感受到生活的多姿多彩,但也提醒人们要把握当下。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1. 绿阴:象征生命与希望。
  2. 红雨:象征美丽与短暂。
  3. 衣裳:代表身份与气质。
  4. 花月:象征美好时光与风华。
  5. :象征欢乐与友情。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绿阴红雨”主要描绘的是哪个季节的景象?

    • A. 春天
    • B. 夏天
    • C. 秋天
  2. “舞破东风第几枝”中的“东风”象征什么?

    • A. 冬天
    • B. 春天
    • C. 秋天
  3. “酒尽花阑”一句表现了怎样的情绪?

    • A. 喜悦
    • B. 惆怅
    • C. 愤怒

答案:

  1. A. 春天
  2. B. 春天
  3. B. 惆怅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江花月夜》- 张若虚
  • 《静夜思》- 李白

诗词对比:

  • 《减字木兰花》与《春江花月夜》
    • 都表现了对美好时光的珍惜与感叹,前者更注重人间欢愉,后者则蕴含了更深的离愁与思念。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三百首》
  • 《古典诗词鉴赏》

以上内容希望能帮助你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赵彦端的《减字木兰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