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送陈忠玉兼寄尹梦得黄仲通并寄季通侄五首
当时分袂各丁年,南国相逢鬓已班。 羡子还来觐丘陇,益令归梦绕金山。
白话文翻译:
当时我们分别时各自正值壮年,如今在南方重逢,两鬓已斑白。 羡慕你还能回来祭拜祖先的坟墓,这更让我归乡的梦萦绕在金山之上。
注释:
字词注释:
- 分袂:分别。
- 丁年:壮年。
- 鬓已班:鬓发已斑白。
- 觐:祭拜。
- 丘陇:坟墓。
- 金山:可能指某地名或象征性的地点。
典故解析:
- 无明显典故。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张嵲,宋代诗人,生平不详,但从其诗作中可感受到深厚的情感和对友人的思念。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张嵲在南方与旧友重逢时所作,表达了对友人归乡祭祖的羡慕和对故乡的深深思念。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简洁的语言和深情的意象,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厚情感和对故乡的无限思念。诗中“当时分袂各丁年,南国相逢鬓已班”一句,既展现了时间的流逝,也反映了人生的变迁。而“羡子还来觐丘陇,益令归梦绕金山”则进一步强化了诗人对故乡的眷恋和对友人的羡慕。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是一首优秀的宋代诗歌。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第一句“当时分袂各丁年”,回忆了与友人分别时的情景,强调了时间的流逝。
- 第二句“南国相逢鬓已班”,描述了重逢时的景象,鬓发斑白象征着岁月的无情。
- 第三句“羡子还来觐丘陇”,表达了对友人能归乡祭祖的羡慕。
- 第四句“益令归梦绕金山”,进一步抒发了对故乡的思念,金山可能是诗人故乡的象征。
修辞手法:
- 使用了对比手法,如“分袂”与“相逢”,“丁年”与“鬓已班”,突出了时间的流逝和人生的变迁。
- 使用了象征手法,如“金山”象征故乡,增强了诗歌的意境。
主题思想:
- 诗歌主要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和对故乡的眷恋,以及对时间流逝的感慨。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分袂:分别的意象,象征着离别。
- 丁年:壮年的意象,象征着青春。
- 鬓已班:衰老的意象,象征着岁月的流逝。
- 觐丘陇:祭祖的意象,象征着对家族和传统的尊重。
- 金山:故乡的意象,象征着对家乡的思念。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分袂”一词的意思是? A. 分别 B. 相聚 C. 问候
- “鬓已班”描述的是? A. 头发乌黑 B. 头发斑白 C. 头发稀疏
- 诗中的“金山”最可能象征什么? A. 财富 B. 故乡 C. 山峰
答案: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月夜忆舍弟》:表达了诗人对兄弟的思念和对战乱的忧虑。
诗词对比:
- 张嵲的这首诗与杜甫的《月夜忆舍弟》都表达了诗人对亲人的思念,但张嵲的诗更多地体现了对故乡的眷恋。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收录了张嵲的这首诗,并提供了详细的注释和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