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长乐昏岚著地凝,程乡毒雾噀人腥。
吾诗不是南征集,只合标题作瘴经。
白话文翻译:
长乐的天空昏暗,地面上雾霭沉沉,程乡的瘴气让人感到刺鼻的腥味。
我的诗并不是南征的诗集,只能与这个标题相对应,写成对瘴气的描述。
注释:
- 长乐:地名,位于今福建省。
- 昏岚:昏暗的云雾。
- 程乡:地名,指诗人所到之地。
- 毒雾:指瘴气,常见于南方湿热地区。
- 噀:喷发、散发的意思。
- 人腥:形容气味刺鼻,像人身上的腥味。
- 南征集:指南方战争的诗歌集,强调自己的诗与此无关。
- 瘴经:指描写瘴气的诗篇。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杨万里(1127年-1206年),字廷秀,号诚斋,宋代著名诗人,以其清新自然的诗风和独特的观察力著称。他的作品多描写自然景物和生活情趣,常展现出淡淡的忧伤与哲理。
创作背景:
这首诗作于南方地区,正值瘴气盛行之际,诗人感受到当地湿热环境的恶劣。以此诗表达了对环境的无奈与感慨,反映了南方特有的地理气候特征。
诗歌鉴赏:
《入程乡县界》是一首描绘自然环境与人文情感交融的诗作。诗人通过细腻的描写,引入读者感受到南方特有的气候特征。开头两句“长乐昏岚著地凝,程乡毒雾噀人腥”,以浓厚的色彩和气味描绘出一种让人窒息的氛围,仿佛厚重的雾霭直接压在心头,给人一种沉重的感受。长乐的昏暗与程乡的毒雾形成鲜明对比,突出了诗人对自然环境的敏锐观察。
接下来的两句“吾诗不是南征集,只合标题作瘴经”则显露出诗人对自身创作的自我反思和定位。他并不想将自己的诗作归入南征的英雄气概,而是更喜欢将其与瘴气的现实相联系。这种转折不仅让人感受到诗人对环境的无奈,也反映了他对诗歌创作的独立思考。整体而言,诗歌在描绘自然景象的同时,也蕴藏着深邃的人生哲理与情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长乐昏岚著地凝:描绘长乐地区昏暗的云雾,气氛沉闷。
- 程乡毒雾噀人腥:程乡的瘴气散发出刺鼻的气味,生动体现出环境的恶劣。
- 吾诗不是南征集:表明诗人对自身诗歌定位的清醒认识,拒绝与英雄主义相连。
- 只合标题作瘴经:强调只有与瘴气相关的题材才适合自己的创作。
修辞手法:
- 对仗:诗句前后形成对仗,如“昏岚”与“毒雾”。
- 比喻:将瘴气比作一种人腥的气味,增强了感官的冲击力。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环境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南方湿热气候的思考与无奈,同时反映了诗人对自我创作的独立见解。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昏岚:象征阴沉、压抑的气氛。
- 毒雾:代表着南方的瘴气和人们的健康威胁。
- 人腥:传达出一种生理上的不适感,突显环境的恶劣。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长乐”是指哪个地方? A. 福建
B. 广东
C. 江西
答案: A -
诗人将自己的诗与哪一类型的诗作区分开来? A. 战争诗
B. 爱情诗
C. 田园诗
答案: A -
“毒雾”在诗中象征什么? A. 美好
B. 恶劣环境
C. 和谐
答案: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陶渊明的《归园田居》:同样关注自然与生活的和谐。
- 王之涣的《登鹳雀楼》:描绘壮丽的自然景观,反映出人对自然的感悟。
诗词对比:
比较杨万里的描写与杜甫的《春望》,两者都描绘了自然环境,但杨万里更注重于个体感受与现实的压抑,而杜甫则表现出对国家命运的沉重关切。
参考资料:
- 《杨万里诗集》
- 《宋代诗人研究》
- 《中国古代文学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