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杳濑》

时间: 2025-01-17 09:22:54

寒流一带槛前横,落日诸峰霞外明。

水断新洲添五里,客寻旧路却重行。

江车自转非人蹈,沙碓长舂彻夜鸣。

畴昔稚桑今秃树,如何白发不教生。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寒流一带槛前横,
落日诸峰霞外明。
水断新洲添五里,
客寻旧路却重行。
江车自转非人蹈,
沙碓长舂彻夜鸣。
畴昔稚桑今秃树,
如何白发不教生。

白话文翻译:

寒流横在窗前,
落日映照下的山峰在霞光中显得格外明亮。
江水断流的新洲上又增加了五里,
行客寻找旧日的路径却不得不重新走一遍。
江水的车轮转动,不是人踩动的,
沙碓在夜里发出长久的舂鸣声。
往昔的幼小桑树如今已成光秃的老树,
为什么白发却不允许我生长呢?

注释:

字词注释:

  • 寒流:指寒冷的水流或气流。
  • 槛前:窗前或栏杆前,指诗人所处的环境。
  • 新洲:新形成的小洲,河中突出的陆地。
  • 江车:指江水流动的声音或景象。
  • 沙碓:指用沙石磨制的碓,声音象征着劳动的辛苦。
  • 稚桑:幼小的桑树,象征着过去的青春。

典故解析:

  • 诗中提到的“白发”可以理解为衰老的象征,反映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 旧路与新洲的对比,体现了人们在面对变化时的无奈与追寻。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杨万里(1127年-1206年),字廷秀,号诚斋,南宋时期著名的诗人。他以清新自然的风格和对自然的细腻观察而闻名,常在诗中表现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尊重。

创作背景: 《宿杳濑》创作于南宋时期,诗人多次游历江南,目睹自然景观的变化,感受到人生的无常与变迁。诗中所描绘的风景与心境相融合,反映了诗人对时光的思考。

诗歌鉴赏:

《宿杳濑》通过描绘自然景观,表达了诗人对岁月流逝的深刻感受。首联“寒流一带槛前横,落日诸峰霞外明”,以寒流和落日的对比,展现了自然的静谧与美丽。诗人通过窗前的寒流,仿佛带出一种孤独的情绪,突显出他与自然的亲密联系。

随后,诗人提到“水断新洲添五里”,揭示了时间的流逝和空间的变化。诗中“客寻旧路却重行”,不仅反映出对旧时光的怀念,也暗示了人生道路的曲折与无奈。接下来的“江车自转非人蹈,沙碓长舂彻夜鸣”,则通过拟人的手法,表现出自然界的声音与变化,传递出一种生命的延续感。

最后两句“畴昔稚桑今秃树,如何白发不教生”,更是将个人感慨与自然景象结合,表达了对老去与衰败的无奈与不甘。整首诗在抒情的同时,映射出诗人对生命与时间的深刻反思,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寒流一带槛前横:寒冷的水流横在窗前,营造出一种清冷的氛围。
  2. 落日诸峰霞外明:落日照耀下的山峰在霞光中显得更为明亮,描绘出美丽的自然景色。
  3. 水断新洲添五里:水流的中断形成的新洲,景色的变化让人感受到时间的流逝。
  4. 客寻旧路却重行:旅人寻找的旧路已不再,需要重新走过,反映出对过去的怀念。
  5. 江车自转非人蹈:江水流动的声音像车轮转动,不是人力所为,显示出自然的独立与力量。
  6. 沙碓长舂彻夜鸣:沙碓在夜间发出持续的声音,象征着劳动和生活的辛苦。
  7. 畴昔稚桑今秃树:曾经的幼小桑树如今变得光秃,强调了时间的无情。
  8. 如何白发不教生:对衰老的无奈和对青春流逝的感慨,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挣扎。

修辞手法:

  • 拟人:如“江车自转非人蹈”,将自然现象赋予人的特征,使得景象更具生命力。
  • 对仗:诗中多处使用对仗工整的句式,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写自然景观,抒发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与人生的思考,表现了对生命变化的无奈和对逝去时光的怀念。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1. 寒流:象征冷清与孤独。
  2. 落日:代表生命的黄昏与时光的流逝。
  3. 新洲:象征变化与人生的转折。
  4. 江车:自然的力量与奔流不息的生命。
  5. 白发:衰老与对青春的怀念。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稚桑”指的是: A. 幼小的桑树
    B. 成熟的桑树
    C. 枯萎的桑树
    D. 其他树木

  2. 诗人通过哪个意象表达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A. 冬雪
    B. 竹林
    C. 夕阳
    D. 江水

  3. 诗中“江车自转非人蹈”中的“江车”指代: A. 人力车
    B. 江水流动的声音
    C. 渔船
    D. 货物运输

答案:

  1. A
  2. C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山居秋暝》
  • 李白《静夜思》

诗词对比: 《宿杳濑》与王维的《山居秋暝》均描绘自然景观,但《山居秋暝》更侧重于静谧的意境,而《宿杳濑》则更多地反映了对时间流逝的思考与感慨。两首诗在风格上各具特色,但都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细腻观察和深刻的人生感悟。

参考资料:

  • 《杨万里诗集》
  • 《宋代诗人研究》
  • 《古诗词鉴赏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