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城南天镜三百里,缭以重重翡翠屏。
最好长桥明月夜,寄船策蹇上兰亭。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城南的湖面,如同一面广阔的镜子,延绵三百里,四周环绕着层层翠绿的屏障。最美的景色莫过于在明月夜,沿着长桥,乘船轻轻划动,前往兰亭。
注释:
- 城南:指的是城市南边的地区。
- 天镜:形容湖面如同天上的镜子,水面平静,反射出美丽的景色。
- 翡翠屏:形容湖边的山峦或树木呈现翠绿色,像是一层层的屏风。
- 长桥:指的是横跨湖面的桥梁。
- 明月夜:指的是月光明亮的夜晚,适合游玩。
- 寄船策蹇:意为在船上轻松地划划,"寄"有停靠的意思,"策蹇"意指轻松地划动船只。
- 兰亭:指的是著名的兰亭,古人吟咏之地,象征文人雅集之所。
典故解析:
- 兰亭:兰亭位于今浙江绍兴,因王羲之的《兰亭集序》而闻名,是文人聚会、吟咏的理想场所,象征着文化与雅致。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南宋著名诗人、词人,他的创作风格豪放、清新,深刻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矛盾与个人情感。陆游的诗词多描绘山水田园,展现了他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思考。
创作背景:
这首诗作于夏秋之交,正值气候宜人之时,表达了作者在湖中游玩的愉悦心情,同时也体现了对自然美景的赞美。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城南天镜”开篇,直接引入了诗人所处的自然环境,展现出广阔湖面的宁静与美丽。诗中“重重翡翠屏”不仅描绘了湖岸的景色,也暗示了身处自然之中,给人一种被大自然环绕的感觉。接下来的“最好长桥明月夜”,则将时间和空间结合,描绘出在明月之夜,游人穿行于桥上的美好画面,营造出一种轻松愉悦的氛围。
“寄船策蹇上兰亭”一句,将诗人对美景的向往与实际的游玩情景结合在一起,寄情于自然之中,表达了诗人对文人雅集生活的向往。整首诗以湖面、桥、月、船、兰亭构成的画面,呈现出一种淡淡的乡愁与惬意的生活态度,反映出诗人内心的闲适与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城南天镜三百里:描绘了城南的湖面宽阔如镜,给人以视觉上的开阔感。
- 缭以重重翡翠屏:形容湖边的山峦或树木翠绿而重叠,营造出一种层次感。
- 最好长桥明月夜:强调在明亮的月光下,长桥的景色尤其美好。
- 寄船策蹇上兰亭:表现了在船上悠然自得地游玩,直抵兰亭的情景,暗含了诗人与兰亭的文化联系。
修辞手法:
- 比喻:湖面比作“天镜”,形象生动。
- 对仗:全诗对仗工整,增强了韵律感。
- 意象:湖、桥、月、船、兰亭等意象交织,构成美丽的自然画面。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在于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与对文人生活的向往,表现了作者对宁静生活的追求与对美好事物的珍视。
意象分析:
- 湖面:象征着宁静与广阔。
- 长桥:象征着人们与自然的连接。
- 明月:象征着美好与纯洁的情感。
- 兰亭:象征着文化与文人雅集的理想空间。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城南天镜”指的是什么? A. 天空 B. 湖面 C. 山 D. 城市
-
“寄船策蹇”中的“策蹇”意指什么? A. 轻松划船 B. 快速行驶 C. 放松休息 D. 站立不动
-
兰亭在诗中象征着什么? A. 战争 B. 文人聚会 C. 经济繁荣 D. 自然灾害
答案:
- B
- A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的《鹿柴》
- 孟浩然的《春晓》
- 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诗词对比:
-
陆游 vs. 王维:陆游的诗往往关注于现实生活中的游历,而王维更多侧重于内心的宁静与自然的和谐。
陆游的《夏秋之交小舟早夜往来湖中绝句》:强调游玩过程中的愉悦与自然美。
王维的《鹿柴》:更侧重于人和自然的和谐,表达内心的宁静。
参考资料:
- 《陆游诗文选》
- 《古诗词鉴赏》
- 《宋代诗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