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宫春 扇子湖春望》
时间: 2025-01-04 11:53:20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风软于绵,荡亭台一水,绿影如烟。
遥看雉场草浅,莺榭花连。
春人未识,试青骢杨柳堤前。
谁更把金鱼换酒,玉尊闲款芳年。
回望五云生处,已禁钟初过,万树阴圆。
沈沈凤楼十二,复道高悬。
蓬山事少,但微听宫漏遥传。
早又是鸣珂散直,来寻鸥鹭湖边。
白话文翻译:
春风轻柔如绵,轻轻荡漾着亭台与水面,绿影如烟般弥散。远处看去,雉场的草色浅淡,莺榭的花儿连绵。春天来临却无人知晓,试着骑着青骢马在杨柳堤前游荡。谁又愿意把金鱼换成美酒,闲适地在玉制酒杯中慢慢品味春光。回望那五云升起的地方,钟声刚刚响过,万树的阴影交错成圆。凤楼沉沉耸立,楼阁高悬。蓬莱山的事少得可怜,只隐隐听见宫殿传来的漏声遥远。如今又是鸣珂散响,前来寻觅湖边的鸥鹭。
注释:
字词注释:
- 风软于绵:春风柔软如绵。
- 荡亭台一水:水面荡漾,摇曳着亭台。
- 雉场:指雉鸟栖息的地方。
- 青骢:一种马,通常指颜色为青黑色。
- 金鱼换酒:寓意用金鱼换取美酒,象征奢华与享乐。
- 鳜尊:古代酒器,通常用玉制成,象征高贵。
典故解析:
- 蓬山:指传说中的蓬莱仙境,象征着人间仙境和超脱世俗的理想。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孙鼎臣,清代诗人,生于康熙年间,擅长诗词,作品清新脱俗,情感细腻,常以自然景色和生活感悟为题材。
创作背景: 该诗作于春天,描绘了春日的美丽景色与闲适心情,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感悟。
诗歌鉴赏:
《汉宫春 扇子湖春望》是一首典型的清代山水诗,诗中将春天的柔和与自然的美丽展现得淋漓尽致。开篇便用“风软于绵”来描绘春天的气息,接着以“荡亭台一水”描摹出水面波光粼粼的景象,给人以生动的视觉感受。诗中“绿影如烟”则运用形象的比喻,表现出春天的梦幻与轻柔。
诗人远眺雉场,草色逐渐浅淡,迎面而来的是莺叫花开的景象,描绘出春的气息。接着,诗人感叹春天的到来,却似乎没有人注意到这份美好,表现出一种淡淡的忧伤和对生活的思考。而“谁更把金鱼换酒,玉尊闲款芳年”则流露出对美好时光的珍惜和享受,暗示着生活的奢华与闲适。
最后,诗人回望高悬的凤楼,象征着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同时也通过“宫漏遥传”传递出一种淡淡的孤寂与思念。诗的结尾,鸣珂散响与鸥鹭湖边的意象,仿佛在提醒我们要珍惜眼前的美好,留下对春天的无限眷恋。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风软于绵:春风轻柔,给人以温暖感。
- 荡亭台一水:水面荡漾,反射出亭台的倒影。
- 绿影如烟:绿树的影子轻柔如烟,传达出春日的朦胧感。
- 遥看雉场草浅:远望雉场,草色变浅,表现春天的气息。
- 莺榭花连:莺鸟在花间鸣叫,生机盎然。
- 春人未识:春天来临,但人们似乎没有察觉。
- 试青骢杨柳堤前:骑马在杨柳堤上,享受春光。
- 谁更把金鱼换酒:渴望享乐,象征奢华的生活方式。
- 玉尊闲款芳年:在美酒中品味春的美好。
- 回望五云生处:回望云起的地方,钟声刚过,表现时间的流逝。
- 万树阴圆:万树的阴影交织成圆,象征春天的繁盛。
- 沈沈凤楼十二:高耸的凤楼,象征着悠久的历史与文化。
- 复道高悬:高悬的楼阁,暗示着人们的向往与追求。
- 蓬山事少:对蓬莱仙境的向往,表现出对世外桃源的渴望。
- 微听宫漏遥传:听见宫殿的漏声,传达出孤寂的情感。
- 鸣珂散直:鸣响的珂声,象征着时间的流逝。
- 来寻鸥鹭湖边:前往湖边,寻觅鸥鹭,体现诗人对自然的热爱。
修辞手法:
- 比喻:如“绿影如烟”,通过比喻增强了诗的意境。
- 拟人:春天被赋予了生命,表现出诗人对春的情感。
- 对仗:整首诗在结构上较为工整,对仗工整,增强了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春天的美丽景色,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好时光的珍惜,同时也流露出对孤独和时间流逝的感慨,体现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对自然与生活的深刻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春风:象征温暖与希望。
- 亭台:传达出休闲与闲适的生活情境。
- 雉场:代表自然的生机与活力。
- 金鱼:象征奢华与享乐。
- 凤楼:代表历史与文化的积淀。
- 鸥鹭:象征自由与自然的和谐美。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风软于绵”表达了什么季节的特点?
- A. 夏天
- B. 秋天
- C. 春天
- D. 冬天
-
“谁更把金鱼换酒”中的“金鱼”象征什么?
- A. 自然
- B. 财富与享乐
- C. 孤独
- D. 友谊
-
诗中提到的“凤楼”象征着什么?
- A. 旅行
- B. 历史与文化
- C. 爱情
- D. 财富
答案:
- C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春望》
- 王之涣《登鹳雀楼》
- 李白《早发白帝城》
诗词对比: 孙鼎臣的《汉宫春 扇子湖春望》与杜甫的《春望》在主题上都表达了对春天的赞美,但孙的诗更加注重描绘自然景色与个人的闲适心情,而杜甫则更多地反映出社会忧虑与时局动荡。两者风格迥异,体现出不同的历史背景与情感基调。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清代诗词选》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诗经与古诗词的比较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