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英台近 其二十三 并序》
时间: 2025-01-06 13:39:08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季招归,崔护老。此境此生了。 惜惜师师,终逊个人好。 赁来旧巷楼栖,药炉经拂, 要閒煞灯昏钟晓。 事难料。倘然卖婢牵萝, 空谷托孤抱。 踏遍春山,那是断肠草。 何如辽海归来,楚云大去。 剩一阕绛唇悲调。
白话文翻译
季招回来了,崔护也渐渐老去,这样的境况,这一生就这样了。 可惜了师师,终究比不上个人的好。 在老旧的巷子里租住,药炉的烟雾轻轻拂过, 悠闲地度过灯昏钟晓的时光。 事情难以预料,假如卖了婢女牵着藤萝, 在空谷中托孤而抱。 走遍春山,那都是令人断肠的草。 不如辽海归来,楚云已经远去。 剩下的只有一阕悲伤的曲调。
注释
- 季招:指季节交替,可能指代特定的人。
- 崔护:古代文人,或指某位名士。
- 师师:可能是对某位女子的称呼。
- 药炉:指药材的熏制器具,象征着长久的生活。
- 灯昏钟晓:形容夜晚和清晨的宁静。
- 卖婢牵萝:指代一些身世的无奈与哀怨。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姚燮(生卒年不详),清代诗人,擅长词曲,作品多描绘生活琐事与个人情感。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清代,正值社会动荡与变迁之际,诗人通过描写个人生活的细节,表达了对过往时光的怀念与对未来的迷茫。
诗歌鉴赏
《祝英台近 其二十三 并序》是一首充满个人情感与社会观察的诗作。诗中通过对季节变换、人物老去的描写,展现了时光的无情与生命的无常。起初,诗人提到熟悉的人物,季招与崔护,暗示着人与人之间的情感联系与相互依赖。紧接着,诗人唏嘘师师的美好,但又感叹于个人情感的不可得,进一步深化了诗意。
在空间的描绘上,旧巷、药炉、灯昏等意象构成了一幅宁静而又略显凋零的画面,仿佛在诉说着时间的流逝与生活的无奈。尽管生活中充满了不确定性,诗人却通过“踏遍春山”的意象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追求,然而最终回归现实,表现了一种深深的遗憾。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与丰富的意象,展现了生命的脆弱与时间的流逝,令人深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季招归,崔护老:季节变换与朋友的衰老,暗示岁月的流逝。
- 此境此生了:表达对现状的无奈与接受。
- 惜惜师师,终逊个人好:对美好事物的惋惜,体现出感情的复杂。
- 赁来旧巷楼栖:在过去的地方栖息,充满怀旧之情。
- 药炉经拂,要閒煞灯昏钟晓:描绘宁静的生活场景与时间的流逝。
- 事难料:生活的不确定性,暗示人生的无常。
- 倘然卖婢牵萝,空谷托孤抱:无奈与孤独的情感。
- 踏遍春山,那是断肠草:对春天的向往,却又是痛苦的象征。
- 何如辽海归来,楚云大去:渴望归乡,表达对故土的思念。
- 剩一阕绛唇悲调:留下的只有悲伤的曲调,感叹生活的无奈与失落。
修辞手法
诗中使用了比喻、对仗等手法,如“灯昏钟晓”对仗工整,形象地表达了时间的流逝和生活的宁静。同时,诗人通过意象描绘,如“春山”、“断肠草”,寄托了对自然美的向往与对人生苦痛的感慨。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个人情感与社会现实的结合,表现了对过往的怀念与对未来的迷茫,传达了人生无常的感叹与对美好事物的追求。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季招:象征时间的流逝与变换。
- 师师:代表美好的回忆与情感。
- 药炉:象征着生活的琐碎与平淡。
- 春山:寄托着希望与美好。
- 断肠草:象征离愁与痛苦。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选择题:诗中提到的“崔护”是指? A. 一位文人
B. 一种植物
C. 一种药材 -
填空题:诗中“踏遍春山,那是__草”中的空缺应该填入什么?
-
判断题:诗中表达了对未来的完全乐观。(对/错)
答案
- A
- 断肠
- 错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声声慢》
- 杜甫《月夜忆舍弟》
- 白居易《琵琶行》
诗词对比
可以将姚燮的这首诗与李清照的《声声慢》进行对比,二者都表达了对逝去时光的怀念与个人情感的复杂,但姚燮的诗更倾向于对现实无奈的感叹,而李清照则更多地展现了对爱情的缠绵与执着。两者在意象的运用和情感的表达上各有千秋,反映了不同的文化背景与个性风格。
参考资料
- 《清代诗词选》
- 《古诗词鉴赏指南》
- 《中华诗词大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