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中看梅》

时间: 2025-01-17 09:43:43

犯雪寻梅雪满衣,池边梅映竹边池。

要寻疏影横斜底,拣尽南枝与北枝。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犯雪寻梅雪满衣,池边梅映竹边池。要寻疏影横斜底,拣尽南枝与北枝。

白话文翻译:

在雪中寻梅,满身都是雪,池边的梅花映衬着竹子与池水。想要寻找那疏影横斜的梅花,尽量挑选南边的枝条和北边的枝条。

注释:

  • 犯雪:在雪中行走或活动的意思。
  • 寻梅:寻找梅花。
  • 雪满衣:身上沾满了雪。
  • 池边梅映竹边池:池塘边的梅花映衬着竹子和池水。
  • 疏影:疏朗的影子,指梅花稀疏的影子。
  • 横斜底:形容梅花的影子横向斜斜地投射。
  • 拣尽南枝与北枝:尽量挑选南边和北边的梅花枝条。

典故解析:

梅花在中国文化中象征着坚韧和高洁,常常与冬季的雪相伴,表现出一种迎寒而开的精神。诗中提到的“梅”不仅仅是一种花,更是一种文化符号,代表着诗人的情操。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杨万里(1127年-1206年),字廷秀,号诚斋,南宋时期湖南人。以山水田园诗著称,风格清新自然,常常表达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感悟。

创作背景:

该诗作于杨万里晚年,正值南宋时期,国家动荡,诗人通过寻梅的方式寄托自己的情感,表达对生活的热爱与对美的追求。

诗歌鉴赏:

《雪中看梅》是一首表现冬日景象的诗,诗中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出梅花在雪中独特的美。开头一句“犯雪寻梅雪满衣”,生动地描绘了诗人在雪中追寻梅花的情景,给人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接着提到“池边梅映竹边池”,将梅花、竹子和池水巧妙地结合在一起,构成了一幅清新脱俗的山水画面。

诗的后半部分则表现出一种对梅花的执着与渴望,“要寻疏影横斜底”,表达了诗人对梅花影子的细致观察与追求。最后一句“拣尽南枝与北枝”,则传达出一种细致入微的态度,体现出诗人对美的追求并不因为环境的寒冷而减弱。这首诗不仅仅是一幅冬日的画卷,更蕴含着诗人对梅花的赞美和对生活的热爱,展现了他高洁的情操与独特的审美观。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犯雪寻梅雪满衣:在雪地里寻找梅花,身上沾满了雪,表现出诗人的执着。
    • 池边梅映竹边池:梅花在池水旁与竹子相映,构成了美丽的自然景象。
    • 要寻疏影横斜底:诗人想要寻找那梅花的影子,表现出细致的观察力。
    • 拣尽南枝与北枝:诗人希望尽可能地选择梅花的枝条,彰显对美的追求。
  •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梅花的影子比作“疏影”,形象而富有韵味。
    • 对仗:如“南枝与北枝”,对称工整,增强了诗的音乐感。
  • 主题思想: 诗歌表现了诗人对梅花的热爱和追求,传达出一种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和对美好事物的执着追求。

意象分析:

  • 梅花:象征坚韧、高洁,在严寒中绽放。
  • :代表寒冷与孤独,但也衬托出梅花的美丽。
  • 池水与竹子:营造出一种清幽的自然氛围,增强了诗的意境。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梅”象征着什么? A. 忍耐
    B. 高洁
    C. 富饶
    D. 力量

  2. 诗的开头描写了什么场景? A. 春天的花园
    B. 雪中寻梅
    C. 秋天的枫叶
    D. 夏日的池塘

  3. 诗人对梅花的态度是? A. 漠不关心
    B. 热爱与追求
    C. 质疑与否定
    D. 忽视与遗忘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春望》
  • 陶渊明《桃花源记》

诗词对比:

  • 王安石《梅花》:同样描写梅花,但更注重梅花的坚韧不拔,反映出诗人对国家时局的忧虑。
  • 李白《夜泊牛头》:通过自然景物表达个人的情感,风格更为豪放,与杨万里的细腻形成对比。

参考资料:

  • 《宋代诗人杨万里研究》
  • 《古典诗词鉴赏辞典》
  • 《中国古代文学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