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燕山除馆俯池潭,
逾月羁孤苦吏贪。
遥望卢河一舍阻,
著鞭信宿次关南。
白话文翻译:
在燕山的馆舍中俯视池塘,
逾月的羁旅生活让我孤独而痛苦,官吏贪婪。
远远望向卢河,有一处客栈阻碍了我的行程,
我策马快骑,信心满满地准备在关南的驿站宿夜。
注释:
- 燕山:指燕山山脉,位于今北京市北部,是诗人所处的地理背景。
- 除馆:意为离开馆舍。
- 池潭:池塘,水域的意思。
- 羁孤:指被羁留在外,孤独的状态。
- 苦吏:指贪婪的官吏,暗指官场之腐败。
- 舍阻:这里指客栈或驿站的阻碍。
- 著鞭:指策马加快行程。
- 信宿:表示有信心能够找到可以过夜的地方。
- 关南:指靠近关口的南边,通常是通往其他地方的重要驿站。
典故解析:
本诗没有直接引用典故,但“羁孤”与古代文人常有的羁旅生活相呼应,表现了诗人对官场腐败的无奈与对自由的向往。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洪皓,字仲明,号渔山,北宋时期的诗人,官至监察御史,因其直言敢谏而著称。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常蕴含深刻的社会观察。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洪皓在外任职期间,反映了他在官场中的困惑和孤独,表达了对官吏贪婪现象的批判,以及对自由生活的渴望。
诗歌鉴赏:
《发池潭至卢沟河》是一首描写旅途心情的诗作,诗人在燕山的馆舍中,俯瞩池潭,感受到孤独与苦闷,这种情感正是许多文人在外任时常有的共鸣。诗的开头描绘了燕山与池潭的自然景观,透出一丝幽静之美,但随之而来的“羁孤苦吏贪”则使得诗意转向沉重,揭示了官场的黑暗与人心的冷漠。诗人远望卢河,意识到前方的旅途并不顺畅,因一处客栈的阻碍,让他倍感无奈。“著鞭信宿”一句,虽带着一丝希望,但也流露出对未来旅途的不安与对自由生活的渴望。整首诗通过自然景色与个人情感的交织,深刻地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种种矛盾与困境。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燕山除馆俯池潭:诗人身处燕山,离开馆舍时俯视池塘,表达了对自然景色的观察。
- 逾月羁孤苦吏贪:经历一个多月的旅途,感到孤独与痛苦,尤其是对贪婪官吏的愤懑。
- 遥望卢河一舍阻:远远望向卢河,发现有客栈阻碍了前行的路。
- 著鞭信宿次关南:骑马加快行程,充满信心希望能在关南找到栖息之处。
-
修辞手法:诗中运用了对比手法,前半部分描绘了自然的宁静,后半部分则转向旅途的艰辛与官场的腐败,形成鲜明的对比。
-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诗人对自然景色的描绘与对官场黑暗的控诉,表达了对自由的渴望与对社会现状的不满,体现出一种孤独而坚韧的情感基调。
意象分析:
- 燕山:象征着高远与清雅,代表着诗人心中理想的境界。
- 池潭:象征宁静,但也反映出诗人内心的孤独。
- 卢河:代表了旅途的阻碍与挑战。
- 信宿:象征着希望与追求,为旅途带来一丝温暖。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描绘的自然景观是什么? A. 燕山
B. 黄河
C. 泰山 -
诗人感到孤独的原因是什么? A. 旅途遥远
B. 官吏贪婪
C. 自然环境 -
诗中“著鞭信宿”表达了什么情感? A. 绝望
B. 希望
C. 疲惫
答案:
- A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春望》:同样表达了对社会现状的关注与反思。
- 王之涣《登鹳雀楼》:描绘了壮丽的自然景色与诗人的豪情。
诗词对比:
- 洪皓与李白的旅途诗对比:李白的诗常表现出豪放与洒脱,而洪皓则多了一份对社会的深思与批判,两者在情感表达上形成鲜明对比。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文学史》
- 《诗词鉴赏手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