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巧语如簧不待频,东皇已为转洪钧。
五更风雨知巢冷,几处宫商隔坞春。
时说一篇新陆贾,横连六国旧苏秦。
恃吾舌在吾何患,从古不无渠辈人。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巧言如簧的口才无需多言,东皇已经推动了天道的变化。清晨五更时分,风雨知晓鸟巢的寒冷,有多少地方的音乐却与春天隔绝。时常有人说一篇新文章,如同陆贾的才华,横贯六国的苏秦。倚仗我的口才,我又有什么可忧虑的呢,古往今来不乏与我同类之人。
注释:
- 巧语:指巧妙的言辞,形容口才出众。
- 东皇:指东方的帝王,象征着权力和天命。
- 洪钧:指天地的法则或大势,寓意天命的变化。
- 五更:指凌晨,通常是指天亮前的时段。
- 宫商:古代音乐的音阶,象征文化艺术。
- 陆贾:指东周时期的陆贾,以其辩才而著称。
- 苏秦:战国时期的著名游说家,以其口才和智谋广为人知。
- 渠辈人:指与自己相同的人,古往今来都有。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方岳(生卒年不详),宋代诗人,擅长诗词,作品多描绘自然风光、抒发个人情感,风格清新自然。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是在方岳对口才和辩论的思考中写成,反映了他对口才的自信与对历史名人的敬仰。
诗歌鉴赏:
这首《百舌》以“巧语如簧”开篇,直接引入了诗人对口才的赞美和思考。诗人通过对比东皇的权威与个人的口才,表现出一种自信和从容。接下来的描写中,五更的风雨和鸟巢的寒冷,传达出一种孤独与无奈,似乎在暗示即使口才卓绝,也难免遭受环境的影响。此时,诗人又提到“新陆贾”和“旧苏秦”,既是对历史游说家的追忆,也是对现代人文环境的反思。最后一句“从古不无渠辈人”,则是对历史的总结,强调不论时代如何变迁,总有人与自己相似的存在,令人倍感亲切。
整首诗结构严谨、意象丰富,展现了方岳深厚的文化积淀和对人文精神的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巧语如簧不待频:巧妙的言辞如同簧片,不需要反复说。
- 东皇已为转洪钧:权威的变化已然发生,暗示自然法则的变化。
- 五更风雨知巢冷:凌晨的风雨使鸟巢感到寒冷,象征着外界环境的影响。
- 几处宫商隔坞春:多少地方的音乐被现实隔绝,暗示文化的衰退。
- 时说一篇新陆贾:提到新近的文才与陆贾相提并论,显示出对新文人的关注。
- 横连六国旧苏秦:将新旧游说家相连接,反映出历史的延续。
- 恃吾舌在吾何患:依靠自己的口才,表明自信。
- 从古不无渠辈人:古今皆有与我相似的人,强调共同的命运。
修辞手法:
- 比喻:将“巧语”比作“簧”,形象化口才的灵活与动人。
- 对仗:如“时说一篇新陆贾,横连六国旧苏秦”,展示了诗歌的工整与韵律。
- 象征:五更的风雨象征着外界的不确定性和挑战。
主题思想:
整首诗主要表达了对口才的自信、对历史游说家的敬仰,以及对现实环境的思考,呈现出一种深刻的文化自觉与人文关怀。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巧语:象征智慧与口才。
- 东皇:权力与天命的象征。
- 五更:时光的流逝与孤独。
- 宫商:文化与艺术的象征。
- 陆贾、苏秦:历史文化名人的象征。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东皇”象征着什么?
- A. 权力
- B. 自然
- C. 文化
- D. 家庭
-
诗人在第一句中用“巧语如簧”比喻口才,意在说明什么?
- A. 口才需要反复练习
- B. 口才灵活而动人
- C. 口才不重要
- D. 口才有时会失败
-
“从古不无渠辈人”这句的意思是:
- A. 古人都没有口才
- B. 只有古人才有口才
- C. 历史上也有与我相似的人
- D. 现代人没有古人聪明
答案:
- A
- B
-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将进酒》:表达豪放的饮酒与人生哲学。
- 杜甫《春望》:描绘春天的景象与思乡之情。
诗词对比:
- 方岳《百舌》与李白《将进酒》:二者都表达了对口才与文化的追求,但方岳更为内敛,李白则表现出豪放的个性。
- 方岳《百舌》与杜甫《春望》:方岳关注口才与历史,杜甫则更侧重现实生活的苦难与忧伤。
参考资料:
- 《宋代诗词选》:对宋代诗人的作品进行系统的收录与分析。
- 《古诗词鉴赏》:对古诗词的鉴赏方法进行详细的探讨与讲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