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涌月亭二首》
时间: 2025-01-04 11:36:17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沧波空碧接青天,
潮满江平月正圆。
风颭浪花来不尽,
水涵轮影去无边。
舟中赏客方酣寝,
窗下书生犹未眠。
我欲携琴频访戴,
越吟应许夜深传。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宁静的夜晚,碧绿的波浪与青天相连,潮水涨满江面,月亮正好圆满。风吹动着浪花,似乎没有尽头,水面上倒映着船的影子,延绵无边。船上的旅客正在酣然入睡,而窗下的书生仍然未能入睡。我想带着琴去频繁拜访戴氏,希望在深夜吟唱时能够互相传递。
注释:
- 沧波空碧:沧波指广阔的水面,空碧形容水色的清澈与蔚蓝。
- 潮满江平:潮水涨满,江面水平如镜,形容水面平静。
- 风颭浪花:风吹动着浪花,来势汹汹,不断涌来。
- 水涵轮影:水面上映照着船的影子,意象深邃。
- 赏客:指在船上的游人。
- 书生:指在窗下读书的文人。
- 携琴:带着琴,表达诗人对音乐的热爱和渴望。
- 频访戴:指频繁拜访友人戴氏,表现出对友谊的珍视。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黄子善(生卒年不详),字子善,号梅溪,南宋诗人。他以山水诗闻名,作品清新自然,风格独特,常常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友人的思念。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黄子善的晚年,表达了他对自然美的欣赏和对友人的思念。诗中描绘的夜晚场景,反映了他在江边游玩的情景,带有浓厚的抒情色彩。
诗歌鉴赏:
《题涌月亭二首》以其清新灵动的意象和深厚的情感吸引了众多读者。开篇以“沧波空碧接青天”描绘了广阔而宁静的水面,给人以视觉上的冲击与心灵的平静。接着,“潮满江平月正圆”进一步渲染了自然的和谐美,月亮的圆满象征着圆满的情感与理想。
接下来的“风颭浪花来不尽,水涵轮影去无边”,则通过动态的描写,表现出风与水的交融,展现出一种无穷无尽的生命力与动感。这一切恰似诗人内心的波动,既享受着自然之美,又流露出对友人的思念。
“舟中赏客方酣寝,窗下书生犹未眠”则形成鲜明对比,展现出不同的人生状态。船上的游客沉浸在梦乡,而窗下的书生却因思念而辗转反侧。这一对比揭示了诗人对友谊的珍视与对美好时光的渴望。
最后两句“我欲携琴频访戴,越吟应许夜深传”则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切思念,想要带着琴去拜访,这既是对友谊的呼唤,也是对生活的热爱。整首诗情景交融,意境深远,体现了诗人对自然、友谊和人生的思考。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沧波空碧接青天:自然景色描绘,展示了水天一色的美丽。
- 潮满江平月正圆:描绘了水面平静、月亮圆满的夜晚。
- 风颭浪花来不尽:动感的描写,表现出自然力量的持续。
- 水涵轮影去无边:水的倒影延绵不绝,象征诗人的思绪。
- 舟中赏客方酣寝:描写船上的人享受安逸的时光。
- 窗下书生犹未眠:书生因思念而失眠,反映了内心的情感波动。
- 我欲携琴频访戴: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与渴望。
- 越吟应许夜深传:希望能在深夜吟唱,传递情感。
-
修辞手法:
- 比喻:如“沧波空碧”,形象生动。
- 对仗:如“舟中赏客方酣寝,窗下书生犹未眠”,构成对比。
- 拟人:风与浪的描写,使自然有了情感。
-
主题思想:诗歌主要表达了对自然美的赞美与对友人深切的思念,展现了诗人内心的情感世界。
意象分析:
- 沧波:象征广阔与宁静,展现自然的壮美。
- 月:象征圆满与思念,承载着情感。
- 船:代表自由与洒脱,体现诗人对生活的热爱。
- 琴:象征音乐与友谊,表达对美好时光的追求。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沧波空碧接青天”描绘的是哪种自然景象?
- A. 雨天
- B. 晴天
- C. 云雾天
-
诗人想要带着琴去拜访谁?
- A. 朋友
- B. 家人
- C. 师长
-
诗中描写的书生为何未能入眠?
- A. 饥饿
- B. 思念
- C. 疲倦
答案:
- B
- A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夜泊牛津》
- 王维《山居秋暝》
诗词对比:
- 《夜泊牛津》与《题涌月亭二首》都描写了夜晚的自然景色,但前者更具孤独感,而后者则强调友谊与交流,反映出不同的情感基调。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古典诗词鉴赏辞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