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奴娇》
时间: 2024-09-19 20:43:0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念奴娇
作者: 朱晞颜 〔元代〕
怒涛驾雪,躏千骑,争赴危坡奔注。
高阁凌空图画出,邈邈荆扬佳趣。
梦泽云宽,邗沟霜净,影落晴檐柱。
南来王气,销沉榛莽深处。
堪笑亡国危机,沉江铁锁,欲把东吴拒。
司马佳儿那解事,神算真成天遇。
商意悲凉,宫词凄苦,忍听临风句。
无情江水,不将遗恨流去。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波涛汹涌的江水和骑兵争相前往危险的坡道。高楼耸立在空中,仿佛是一幅美丽的画卷,远处的风景如同梦境般宽广,河沟上的霜雪洁净,影子映射在晴朗的檐柱上。南方的王气逐渐消散,沉没在深厚的荒丛之中。让人忍俊不禁的是,亡国的危机如同沉重的铁锁,试图阻挡东吴的进攻。司马氏的女儿又怎能理解这些事情,命运的安排似乎真的是天意。商代的悲凉,宫廷的哀伤,令人难忍地在风中低吟。无情的江水,无法将遗恨冲走。
注释
- 怒涛:形容波涛汹涌的江水。
- 驾雪:形容波涛像雪一样翻滚。
- 躏千骑:形容骑兵争相奔赴。
- 邈邈荆扬:形容远处的风景如同梦境般美好。
- 王气:指王朝的气运和威势。
- 沉江铁锁:指江中沉重的铁链,象征着亡国的危机。
- 司马佳儿:指司马懿的女儿,暗指对政治的无知。
- 商意:指商朝的情感,暗含对历史的哀思。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朱晞颜,元代诗人,以豪放奔放的诗风著称。他的作品多以历史、政治为题材,融入个人情感,展现了对国家和历史的深刻思考。
创作背景:该诗写于元代,正值国家动荡,政治危机频发,诗人对此感到深切的忧虑与无奈,表达了对历史的感慨和对未来的迷茫。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江水、骑兵和建筑的描绘,展现了一个充满动感的历史场景。开篇即以"怒涛驾雪"引入,激昂的气势让人瞬间感受到战争的紧迫与激烈。随着对"高阁凌空"的描写,诗人转而展现一种宏伟的美感,似乎在呼唤着历史的壮丽。
诗中提到的“堪笑亡国危机”,不仅是对历史的反思,也是对现实的警示。朱晞颜用“铁锁”象征着对国家命运的无奈和沉重,进一步深化了诗的情感基调。最后,诗的结尾“无情江水,不将遗恨流去”更是将历史的悲剧与个人的情感结合在一起,令人感受到一种无尽的惆怅与失落。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怒涛驾雪:江水翻滚如雪,形象生动,体现出自然的力量。
- 躏千骑:骑兵争相奔赴,表现出战争的紧迫感。
- 高阁凌空:高楼耸立,展示了人类的伟大成就与自然的对比。
- 南来王气:南方的气运消散,象征着王朝的衰落。
- 沉江铁锁:亡国的沉重,象征着历史的悲剧。
修辞手法:
- 比喻:如“怒涛驾雪”,将波涛比作雪,增强了视觉冲击。
- 对仗:如“梦泽云宽,邗沟霜净”,工整的对仗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拟人:如“无情江水”,赋予自然以情感,增强了诗的情感深度。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现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和对历史的反思,情感深沉,值得品味。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怒涛:象征着战争与动荡。
- 高阁:象征着人类的成就与理想。
- 江水:象征着历史的无情与流逝。
- 铁锁:象征着束缚与绝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选择题:诗中提到的“怒涛”是形容什么的?
- A. 风景
- B. 战争
- C. 江水
- D. 建筑
-
填空题:诗中提到的“司马佳儿”暗指_____。
-
判断题:诗中“无情江水”是表现了对历史的无情与遗憾。 (对/错)
答案:
- C
- 政治的无知
- 对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赤壁赋》:苏轼的名作,同样描绘了历史的无情与个人的情感。
- 《临江仙》:李清照的词作,表达了对历史的感慨与个人的失落。
诗词对比:
- 朱晞颜的《念奴娇》与苏轼的《赤壁赋》,都是对历史的深刻反思,但朱晞颜更侧重于对国家命运的忧虑,而苏轼则更多地表现了个人情感的波动。
参考资料
- 《元代诗人研究》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朱晞颜诗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