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奴娇 用平声叶石林体,题松梅,丁夘小寒,值时宪,戊辰初月》
时间: 2025-01-06 16:15:42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念奴娇
江山沉寂,正年光初转,又起潜龙。
黯黯遥天云欲凝,烟阔涛定无风。
忽奋苍髯,掀腾云海,鳞爪或西东。
未升先见,待时身寄长松。
身边苔蚀花青,梅妆玉艳,透春色猩红。
昼下灵旗仙仗肃,神物夭矫相从。
世变沧尘,谷分寒暖,此事作天公。
月明深夜,料应来鹤从容。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沉寂而又充满生机的江山图,年光初转,潜藏的力量正在涌动。遥远的天空中,乌云密布,波涛汹涌却无风。忽然间,苍发的老者(象征着智慧和力量)掀起云海,象征着变化的力量。未曾升起,先已感受到这一切,等待时机,身寄于高大的松树之下。身边的苔藓侵蚀着青花,梅花妆点着玉石,透出春天的红色。白昼之下,灵旗和仙仗肃穆而立,神灵随之而来。世事变迁,寒暖交替,这些都是上天的安排。月光明亮的深夜,应该会有仙鹤从容而至。
注释
- 潜龙:指潜在的力量或才华,寓意正在酝酿的变化。
- 苍髯:形容老者或智者,象征着智慧与力量。
- 灵旗仙仗:指神秘而庄重的标志与仪式,代表神灵的显现。
- 沧尘:指世事的变迁与沧桑。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姚华,清代诗人,其作品多体现了对自然的观察和对人生的思考,风格独特,富有哲理性。
创作背景:在小寒时节,正值年头,作者借助松梅的意象,表达了对时光流转的感慨与自我反思,展现了对未来的希望和对过往的凝思。
诗歌鉴赏
这首《念奴娇》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意象,展现了作者对宇宙变化与人生哲理的思考。开篇以“江山沉寂”引入,设定了整个诗的基调,暗示着一种内敛的力量正在酝酿。随着描写的深入,诗人通过“潜龙”的意象,表达了内心深处的期待与希望。
对自然的描写,如“黯黯遥天云欲凝,烟阔涛定无风”,展现了自然界的静谧与神秘,仿佛在暗示着一种即将到来的变革。接着,通过“忽奋苍髯,掀腾云海”,诗人进一步揭示了变化的力量,似乎在呼唤着潜藏已久的生机。
“梅妆玉艳,透春色猩红”一句,生动地勾勒出春天的景象,象征着希望与重生。诗中的“灵旗仙仗”则赋予了一种神秘的氛围,表明诗人对神灵的敬畏与期待。
整首诗在结尾处,通过“世变沧尘,谷分寒暖”的哲理思考,再次强调了人生无常与变化的主题,同时也传达了诗人内心对未来的期待与从容态度。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江山沉寂”:描绘自然的宁静与沉默。
- “正年光初转”:暗示时光的流逝与新的开始。
- “又起潜龙”:象征着潜在的力量即将显现。
- “黯黯遥天云欲凝”:描绘了天空的阴沉,暗示着即将来临的变化。
- “烟阔涛定无风”:展现静谧的海面,象征着表面的平静。
- “忽奋苍髯,掀腾云海”:象征智慧者的力量,掀起波澜。
- “未升先见”:预示着敏锐的洞察力。
- “待时身寄长松”:等待合适的时机与庇护。
- “身边苔蚀花青,梅妆玉艳”:自然的美丽与生命的顽强。
- “昼下灵旗仙仗肃”:展现一种神圣的仪式感。
- “世变沧尘,谷分寒暖”:表达了对世事变化的哲学思考。
- “月明深夜,料应来鹤从容”:预示着未来的来临与宁静的期待。
-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潜龙比作未显现的力量,富有象征意义。
- 拟人:赋予自然以情感,增强了诗的表现力。
- 对仗:如“寒暖”与“沧尘”,增强了诗的节奏感。
-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描绘自然与哲理的交融,展现了诗人对人生变化的深刻思考,表达了对未来的期待与对过往的反思,形成了一种积极向上的情感基调。
意象分析
- 潜龙:象征着未显现的才华与力量。
- 苍髯:智慧与力量的象征,代表着年长者的洞见。
- 灵旗仙仗:神秘的象征,表达对神灵的崇敬与期待。
- 梅花与苔藓:自然的生命力与顽强,象征着春天的到来与新生。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潜龙”在诗中象征什么?
- A. 安静
- B. 潜在的力量
- C. 变化的无常
-
诗中提到的“灵旗仙仗”主要表达了什么?
- A. 自然美
- B. 神秘与崇敬
- C. 时间流逝
-
整首诗的情感基调是?
- A. 消极
- B. 期待与从容
- C. 忧伤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将进酒》
- 苏轼的《水调歌头》
诗词对比:
- 比较姚华的《念奴娇》与李白的《将进酒》,两者都探讨了人生的哲理,但姚华更侧重于自然与内心的和谐,而李白则强调豪情与饮酒的洒脱。
参考资料
- 《清代诗人研究》
- 《古诗词鉴赏指南》
- 《姚华诗词选集》
通过以上内容的整理与分析,可以更深入地理解《念奴娇》的艺术魅力与思想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