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夜啼》

时间: 2025-01-19 20:49:02

啼乌惊多栖未久,半起疏桐上高柳。

灯下佳人颦浅眉,机中少妇停纤手。

月入空闺夜欲深,数声犹似听君琴。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乌夜啼 高启 〔明代〕 啼乌惊多栖未久,半起疏桐上高柳。 灯下佳人颦浅眉,机中少妇停纤手。 月入空闺夜欲深,数声犹似听君琴。

白话文翻译:

乌鸦啼叫,惊扰了刚栖息不久的鸟儿,它们半起身,在稀疏的桐树和高柳之间。 灯下,美丽的女子微微皱起浅浅的眉头,织机旁的少妇停下了纤细的手。 月光照进空荡的闺房,夜色渐深,乌鸦的啼声仿佛是听到了君王的琴声。

注释:

啼乌:啼叫的乌鸦。 栖未久:刚栖息不久。 疏桐:稀疏的桐树。 颦浅眉:微微皱起浅浅的眉头。 机中少妇:织机旁的少妇。 停纤手:停下了纤细的手。 空闺:空荡的闺房。 夜欲深:夜色渐深。 数声犹似听君琴:乌鸦的啼声仿佛是听到了君王的琴声。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高启(1336-1374),字季迪,号青丘子,明代著名诗人。他的诗歌风格清新自然,善于描绘自然景物和表达个人情感。《乌夜啼》是他的代表作之一,通过乌鸦的啼叫和夜晚的寂静,表达了诗人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之情。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明代,当时社会相对稳定,但诗人个人可能正处于一种孤独或思念的状态。诗中通过乌鸦的啼叫和夜晚的寂静,营造出一种孤寂和思念的氛围,反映了诗人内心的情感。

诗歌鉴赏:

《乌夜啼》以乌鸦的啼叫为引子,描绘了一个寂静的夜晚场景。诗中,“啼乌惊多栖未久”一句,既表达了乌鸦啼叫的突然和惊扰,也暗示了夜晚的宁静被打破。接下来的“半起疏桐上高柳”,通过乌鸦的动作,进一步强化了夜晚的动态感。后两句“灯下佳人颦浅眉,机中少妇停纤手”,则通过人物的动作和表情,传达了一种孤寂和思念的情感。最后,“月入空闺夜欲深,数声犹似听君琴”,以月光和乌鸦的啼声,营造出一种幽深和思念的氛围,使整首诗的情感更加深沉。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啼乌惊多栖未久”:乌鸦的啼叫惊扰了刚栖息不久的鸟儿,营造出夜晚的动态感。
  2. “半起疏桐上高柳”:乌鸦半起身,在稀疏的桐树和高柳之间,增强了夜晚的动态和层次感。
  3. “灯下佳人颦浅眉”:灯下的美丽女子微微皱起浅浅的眉头,表达了孤寂和思念的情感。
  4. “机中少妇停纤手”:织机旁的少妇停下了纤细的手,进一步强化了孤寂和思念的情感。
  5. “月入空闺夜欲深”:月光照进空荡的闺房,夜色渐深,营造出幽深的氛围。
  6. “数声犹似听君琴”:乌鸦的啼声仿佛是听到了君王的琴声,增强了思念的情感。

修辞手法:

  1. 拟人:将乌鸦的啼叫拟人化,使其具有情感和动作,增强了诗的生动性。
  2. 比喻:将乌鸦的啼声比喻为君王的琴声,增强了思念的情感。
  3. 对仗:诗中多处使用对仗,如“啼乌惊多栖未久”与“半起疏桐上高柳”,增强了诗的节奏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乌鸦的啼叫和夜晚的寂静,表达了诗人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之情。诗中的孤寂和思念情感贯穿始终,使读者能够深切感受到诗人的内心世界。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1. 啼乌:乌鸦的啼叫,象征夜晚的动态和惊扰。
  2. 疏桐、高柳:稀疏的桐树和高柳,象征夜晚的静谧和层次感。
  3. 灯下佳人:灯下的美丽女子,象征孤寂和思念。
  4. 机中少妇:织机旁的少妇,象征孤寂和思念。
  5. 月入空闺:月光照进空荡的闺房,象征幽深和思念。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啼乌惊多栖未久”中的“啼乌”指的是什么? A. 乌鸦 B. 喜鹊 C. 麻雀
  2. 诗中“灯下佳人颦浅眉”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喜悦 B. 孤寂 C. 愤怒
  3. 诗中“月入空闺夜欲深”中的“空闺”指的是什么? A. 空荡的房间 B. 空旷的田野 C. 空无一人的街道

答案:1. A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1. 杜甫《月夜忆舍弟》:通过月夜的寂静,表达了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之情。
  2. 李白《静夜思》:通过夜晚的寂静,表达了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之情。

诗词对比:

  1. 高启《乌夜啼》与杜甫《月夜忆舍弟》:两首诗都通过夜晚的寂静,表达了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之情,但高启的诗更加注重动态感和层次感,而杜甫的诗更加注重情感的深沉。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1. 《高启诗集》:收录了高启的诗歌作品,包括《乌夜啼》。
  2. 《中国古代诗歌鉴赏辞典》:提供了对古代诗歌的详细解析和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