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落魄·离京口作》

时间: 2025-01-04 11:12:52

轻云微月,二更酒醒船初发。

孤城回望苍烟合。

记得歌时,不记归时节。

巾偏扇坠藤床滑,觉来幽梦无人说。

此生飘荡何时歇?

家在西南,常作东南别。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轻云微月,二更酒醒船初发。
孤城回望苍烟合。
记得歌时,不记归时节。
巾偏扇坠藤床滑,
觉来幽梦无人说。
此生飘荡何时歇?
家在西南,常作东南别。

白话文翻译:

轻云和微月下,二更时分,我在船上酒醒,刚刚启航。
回望孤城,苍茫的烟云交融在一起。
我只记得唱歌的时光,却忘了归家的季节。
头巾偏斜,扇子掉落在藤床上,
醒来时幽梦已无人与我倾诉。
这一生飘荡不定,何时才能安歇?
我的家在西南,却常常向东南辗转别离。

注释:

  • 轻云微月:形容夜空中的云和月,意境清幽。
  • 二更:指夜间的两个时辰,古代时辰计量,约为现在的凌晨1点。
  • 孤城:指远离的城市,给人一种孤独感。
  • 苍烟合:形容远处的烟雾与天空的颜色交融。
  • 巾偏:指头巾歪斜,表现出一种随意和慵懒的状态。
  • 幽梦:指美好的梦境,醒来后却无人分享。
  • 西南东南:指作者的家乡与他漂泊的地方,表明思乡之情。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北宋时期杰出的文学家、书法家、画家。他积极参与政治,经历了多次贬谪,形成了他深厚的生活经历和丰富的情感表达。他的诗、词、文风格多样,其中兼具豪放与婉约。

创作背景:

《醉落魄·离京口作》创作于苏轼贬谪期间,表达了他对故乡的思念与对漂泊生活的感慨。在离开京城时,船上月色朦胧,酒意未醒,心中情感交织,产生了对时光流逝与归乡无望的深刻反思。

诗歌鉴赏:

这首词通过描绘夜晚的船旅,展现了词人对故乡的深切思念和对漂泊生活的无奈。开头两句“轻云微月,二更酒醒船初发”,营造出一种清幽而宁静的氛围,轻云和微月相映成趣,给人一种静谧的美感。而“二更酒醒”则暗示了词人的醉意尚未消散,正处于一种朦胧的状态中。接下来的“孤城回望苍烟合”,在孤独的旅途中,词人回望远方的城市,苍烟弥漫,似乎在感慨人生的孤寂。

“记得歌时,不记归时节”一句,展现了词人对快乐时光的怀念,而对归乡的时机却感到模糊,反映出人生旅途的无常和对归属感的渴望。接着“巾偏扇坠藤床滑”,描绘了一幅慵懒的画面,词人醒来后的恍惚与孤寂,令人感到一丝无奈与忧伤。“此生飘荡何时歇”道出一种对未来的迷茫和对安宁生活的渴求。

整首词通过细腻的描写与情感的流露,展现了苏轼独特的艺术风格,表达了他在逆境中对生活的感悟与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轻云微月,二更酒醒船初发:描绘了夜晚的宁静,酒醒后的清醒与启程。
  2. 孤城回望苍烟合:孤独的心情与对家乡的眷恋,展现视野的辽阔与情感的深邃。
  3. 记得歌时,不记归时节:反映对欢乐时光的怀念与对归乡时机的模糊。
  4. 巾偏扇坠藤床滑:展现了生活的随意与慵懒,突显孤独感。
  5. 觉来幽梦无人说:暗示梦境的美好与现实的孤独。
  6. 此生飘荡何时歇?:发出对人生的感慨与对安定生活的渴望。
  7. 家在西南,常作东南别:强调对家的思念与漂泊生活的无奈。

修辞手法:

  • 比喻:如“孤城回望苍烟合”,将孤独的心情比作远方的孤城。
  • 对仗:如“轻云微月”和“二更酒醒”,展现了词人对称的艺术美。
  • 排比:词中多次使用排比,增强了情感的表达力度。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主题围绕着漂泊与思乡,表达了对美好时光的怀念与对归属感的渴望,反映了作者在动荡人生中的哲思与感慨。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轻云:象征宁静与柔和的心境。
  • 微月:代表孤独与思念的情感。
  • 孤城:隐喻对故乡的眷恋与现实的孤独。
  • :象征忘忧与沉醉的状态。
  • 幽梦:代表美好回忆与内心的渴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二更”指的是哪个时间段?

    • A. 晚上8点
    • B. 深夜1点
    • C. 凌晨3点
  2. 诗中提到的“孤城”指的是?

    • A. 词人的故乡
    • B. 遥远的城市
    • C. 现实中的城墙
  3. 词人对归乡的情感是?

    • A. 无所谓
    • B. 思念与渴望
    • C. 绝望

答案:

  1. B. 深夜1点
  2. B. 遥远的城市
  3. B. 思念与渴望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静夜思》
  • 杜甫的《月夜忆舍弟》

诗词对比:

  • 苏轼的《醉落魄·离京口作》与李白的《静夜思》均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但苏轼更多地体现了对生活的无奈与漂泊,而李白则侧重于对亲人的思念与情感的浓烈。

参考资料:

  • 《宋代文学史》
  • 《苏轼文集》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