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石鼻城
作者: 苏轼 〔宋代〕
平时战国今无在,
陌上征夫自不闲。
北客初来试新险,
蜀人従此送残山。
独穿暗月朦胧里,
愁渡奔河苍茫间。
渐入西南风景变,
道边修竹水潺潺。
白话文翻译:
平时的战国时期早已不存在,
路上的征夫们也显得不再忙碌。
北方的客人初次来到这里,
蜀地的人们从此送走了残山。
我独自穿行在朦胧的暗月之中,
愁苦地渡过奔腾的河流,苍茫一片。
渐渐地进入西南的风景,
路边的修竹伴着潺潺的流水。
注释:
- 平时:指今日,表达时光的流逝。
- 战国:古代中国的一段历史时期,象征着动乱和纷争。
- 陌上征夫:路上的行者,征夫指远行的旅客。
- 北客:来自北方的客人,暗示其陌生和初来乍到。
- 蜀人:指四川地区的人民,具有地方特征。
- 暗月:微弱的月光,营造出一种朦胧的氛围。
- 奔河:指急流的河水,象征着生活的奔波与辛苦。
- 修竹:修长的竹子,象征着坚韧和生机。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其诗文风格多样,既有豪放的气魄,又有细腻的情感。他的作品常常反映出对社会现实的关注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创作背景:
《石鼻城》创作于苏轼晚年,反映了他对西南地区风景的描绘和对人生迁徙的感悟。在动荡不安的时代背景下,苏轼的作品更显得富有哲理性和思辨性。
诗歌鉴赏:
这首《石鼻城》展现了苏轼对蜀地风景的细腻描绘和对历史沧桑的感慨。开头几句通过对“战国”的提及,表达了历史的变迁和时光的流逝。诗中的“陌上征夫自不闲”则生动地反映了当下的宁静与繁忙之间的对比,极具画面感。
随着诗意的深入,北方的客人初来乍到,面临着陌生的环境,感受到蜀地的人情和地理特征。诗人通过“独穿暗月朦胧里”的细腻描写,渲染了一种孤独和愁苦的氛围,表现出对生活境遇的深思。
接下来的“渐入西南风景变”则展现了诗人从紧张的内心状态逐渐转向对自然风光的欣赏,路边的修竹和潺潺流水不仅描绘了美丽的自然景观,也隐喻了生命的韧性与希望。整首诗在描写中融入了情感,既有对历史的反思,也有对未来的期许。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平时战国今无在:指如今已无战国之乱,历史的变迁让人感慨。
- 陌上征夫自不闲:路上的旅客与征夫,生活依旧忙碌,显示了人们生活的节奏。
- 北客初来试新险:北方的客人刚到此地,面临新的挑战与未知。
- 蜀人従此送残山:蜀地的人们送别客人,象征着乡愁与离别的情感。
- 独穿暗月朦胧里:在微弱的月光下独自前行,渲染出孤独和迷茫。
- 愁渡奔河苍茫间:在茫茫河流中愁苦渡过,象征着生活中的艰辛。
- 渐入西南风景变:逐渐进入西南独特的风景,暗示着新的开始。
- 道边修竹水潺潺:描绘了路边的竹子和流水,象征着自然的和谐美。
修辞手法:
- 比喻:将“奔河”比作生活的艰难,生动形象。
- 拟人:修竹伴随流水,赋予自然以生命感。
- 对仗:诗中多处使用对仗工整的句式,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蜀地的自然风光和历史的变迁,表达了对生命的思考和对自然的赞美,传达出一种宁静与和谐的情感基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战国:象征历史的动荡与不安。
- 征夫:代表旅途中的人和生活的艰苦。
- 北客:象征着对未知的探索与挑战。
- 修竹:象征坚韧与生机,体现自然的美好。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选择题:诗中提到的“北客”指的是哪个方向的人?
- A. 南方
- B. 北方
- C. 东方
- D. 西方
-
填空题:诗中提到“道边修竹水潺潺”,这一句主要描绘了____的自然景观。
-
判断题:诗中“平时战国今无在”表达了对过去历史的怀念。(对/错)
答案:
- B. 北方
- 水流潺潺
- 对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将进酒》
- 杜甫《登高》
诗词对比:
对比苏轼的《石鼻城》和李白的《将进酒》,可以看到两者在风格上的差异。苏轼更注重对环境的细腻描写与情感的沉淀,而李白则更多展现豪放的个性与对美酒的赞美。
参考资料:
- 《苏轼诗文集》
- 《词源与诗词鉴赏》
通过以上的分析与学习,希望能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石鼻城》这首诗的深刻内涵与艺术魅力。